在溫州文化中農曆二月二日是要吃芥菜飯的。芥菜飯是浙江溫州傳統的漢族小吃,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風味。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志》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二月二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二月二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據說,這個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隻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準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裡的米不夠吃,又沒菜肴。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饑腸辘辘,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并贊不絕口,連問這綠裡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