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内涵豐富的壯族布洛陀文化

内涵豐富的壯族布洛陀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4 01:18:54

  每個文化都有着屬于自己的神話傳說,擁有悠久曆史的壯族文化也不例外。壯族先民流傳下來的口頭文學中,布洛陀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那是壯族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和制定倫理的神,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有關布洛陀的文化。

  傳說布洛陀是壯民族開天辟地的創世始祖,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生日,曆史上壯族群衆從這一天開始到農曆三月初九,都會自發前往壯族聖山--廣西田陽縣敢壯山祭奉始祖布洛陀,并形成廣西最為古老、盛大的歌圩。

  2006年6月,把布洛陀文化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根據史料記載,田陽敢壯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現在絕大多數壯學研究者都已認同敢壯山是壯族布洛陀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田陽敢壯山成了壯民族的“聖山”和精神家園。

  關于布洛陀的文化情結,雲南的壯族、文山壯族,也廣為傳播布洛陀的故事,還有《布洛陀經詩》口授心記、口耳相傳。文山州境内壯族民衆自上而下,至今,年年都舉行祭祀布洛陀儀式,盡管各村寨祭祀的時間不盡相同,但目的相同,即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稻谷豐收,人丁興旺,村寨平安。

  馬關、西疇、富甯等壯族,民間至今還流傳有不少布洛陀經書和祭祀活動。馬關縣仁和鎮阿峨新寨,每年五月的最後一天,都要祭祀“布洛陀”,誦《布洛陀經書》。該寨東南面有座山名為“布洛陀”,山上有四棵古栗樹,其中一棵栗樹被稱為“美洛陀”,即“布洛陀神樹”,當地村民每年都要到山上舉行祭祀神樹的活動。

  布洛陀,有的地方譯為“布伯”,實際上就是“布洛陀”的神話傳說。雲南人民出版社的《壯族民間故事》一書中就有記載:“布洛陀是我們壯家的造物主(創世主)”,他是一個無所不能,開天辟地,創造萬物的偉大天神。

  布洛陀崇拜是原生态的原始宗教。富甯縣有座“菠籮山”,據考證應為“布洛沱”山。該山并不盛産“菠籮”,所以,應是“布洛陀”山名的“同名異讀”。這一切,就是“布洛沱文化”在文山壯鄉的反映。

  那麼,何為“布洛陀文化”?我認為:布洛陀文化主要表現為以稻作農耕為主要内容的物質文化和以創造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是珠江流域原始民族共同體即西瓯駱越民族文化的核心标志,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寶庫。

  壯學專家認為:布洛陀文化,是壯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為創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遵從旨意調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性的觀念體系。

  總結“布洛陀文化精神”為“開天辟地,創造萬物,安排有序,排憂解難”。布洛佗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它的核心是“創造精神”與“和諧精神”。正是這種偉大精神的哺育支撐,才能使壯族繁衍至今,成為人口與澳大利亞差不多的中國第二大民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