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樓,是指中國長江以南的四座曆史文化悠久的建築。
分别是: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的嶽陽樓和江蘇南京的閱江樓,此外江南四大名樓也有多種說法。
對城市文化感興趣的你,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江南四大名樓吧。
黃鶴樓
黃鶴樓一共有五層。高50.4米,相當于16層樓房,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内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挂着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
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轶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曆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陸遊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内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裡圖》等長卷、壁畫。黃鶴樓景區榮譽:國家5A級景區、中國曆史文化名樓、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它兩大名樓分别是湖南的嶽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與滕王閣、嶽陽樓并列江南三大名樓。
曆史沿革
黃鶴樓曾被毀多次,自三國時建成以來,屢建屢毀,光明清就毀了7次,光緒年間就毀了一次後來清政府就沒建過,原來高3層樓的黃鶴樓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間建成,有5層樓高,更加雄偉,除地址變化外,基本沒什麼變化。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築城為守,建樓以了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着名的名勝景點,曆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
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将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之濱。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遊,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裡盛宴歌舞。
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别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時來風送滕王閣”,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簡稱《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脍炙人口,傳誦千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曆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後,王緒曾為滕王閣作《滕王閣賦》,王仲舒又作《滕王閣記》,傳為“三王記滕閣”的佳話。
後大文學家韓愈又作《新修滕王閣記》。由此王勃、韓愈等人開創了“詩文傳閣”的先河,使之後來的文人學士登閣題詩作賦相沿成習。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敗落,不複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标志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
滕王閣坐落于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雲:“求财萬壽宮,求福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聖地位,曆朝曆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同時,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古代的圖書館。而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貴為天子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大敗陳友諒後,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今天的滕王閣為宋式建築。唐宋一脈相承,宋代建築是唐代建築的繼承和發展。宋代的樓閣建築極窈窕多姿,建築藝術造型達到極高成就。
曆史沿革
始建于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于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别居。由于李元嬰封号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後,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後,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并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
後來曆經宋、元、明、清,滕王閣曆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其中宋大觀二年(1108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侍郎範坦重建,比唐閣範圍更為擴大,并在主閣的南北增建“壓江”、“挹翠”二亭,逐漸形成以閣為主體的建築群,華麗堂皇之形貌,宏偉壯觀之氣勢被譽為“曆代滕王閣之冠”。最後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間,1926年毀于兵災,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僅存一塊“滕王閣”青石匾。此後50多年裡一直沒有重修。
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籁閣”舊藏宋宮廷畫《滕王閣》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築師們以此作為依據,并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設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1983年10月1日舉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陽節正式開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于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
嶽陽樓
屹立于湖南省嶽陽市西門城頭、洞庭湖畔的嶽陽樓,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嶽陽樓是三國時期(公元215年)東吳将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将關羽所修建的閱兵台,當時稱為閱軍樓。據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嶽陽樓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
至今嶽陽樓是以東漢末年“魯肅閱軍樓”為基礎,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軍事上。自唐朝始,嶽陽樓便逐步成為曆代遊客和風流韻士遊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嶽陽城,巴陵城樓也随之稱為嶽陽樓了。北宋範仲淹脍炙人口的《嶽陽樓記》更使嶽陽樓着稱于世。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并記之于文,詠之于詩,形之于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嶽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嶽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複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
因為嶽陽樓為純木結構,其悠久的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使嶽陽樓于1984年修整,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登嶽陽樓可浏覽八百裡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嶽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1988年1月被國家确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準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點,是嶽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嶽陽旅遊業的龍頭。2011年9月,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準嶽陽樓-君山島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曆史沿革
嶽陽樓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将魯肅的“閱軍樓”,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嶽陽樓”嶽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嶽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
曆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嶽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嶽陽樓,并請好友、文學家範仲淹作了《嶽陽樓記》,從此,嶽陽樓更加聞名遐迩。嶽陽樓内陳設别具特色。各層内懸挂曆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嶽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複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領袖書杜甫詩《登嶽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嶽陽樓被國家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嶽陽樓曆經滄桑,看到的嶽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樣貌。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嶽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内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複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鬥拱,狀如蜂窩玲珑剔透。古籍裡載述,嶽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
閱江樓
南京閱江樓與武漢黃鶴樓、嶽陽嶽陽樓、南昌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朱元璋稱帝後,下诏建造閱江樓,并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又命衆文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閱江樓于2001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600年來“有記無樓”的曆史。
曆史背景
建閱江樓的初衷,始于1626年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朱元璋在其稱帝前,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号,指揮數萬伏兵,擊敗了勁敵陳友諒40萬人馬的強勢進攻,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14年後,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并以閱江樓為題,命令在朝的文臣職事們各寫一篇《閱江樓記》。留傳至今的有元末明初着名文學家、翰林大學士宋濂的《閱江樓記》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閱江樓記》和《又閱江樓記》等三篇文章。朱元璋還動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獅子山頂修建了建樓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