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最能體現文化的代表是文字,每個民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擁有自己民族獨創的文字不多。而布依族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曆史上18個民族中具有自己獨創的民族文字之一,布依族的文化曆史上發明創制了幾種獨特的古文字(符号型、方塊型、CV型、拉丁字母型)。那麼,大家一起探究探究一下布依族文字吧。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為:方塊型、拼音型、符号型三大類。
方塊文字
研究發現,散存當地布依族經書、傩書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與已發現确認的古壯族文字相似;布依族中發現了幾種古文字類型,主要用來作為占蔔文字,記錄《摩經》,創作民間文學作品等等。目前發現的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于六盤水一帶的‘波拉’文字屬于拼音文字,産生比較晚以外,其他類型都與漢字有關,具有悠久的曆史。”
省布依學會副會長周國茂說,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載體,它承載着布依族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過去雖然陸續發現和搜集了一批資料,一些學者也開展了一些研究,發表了一些成果,但從各地陸續發現布依族古文字資料的情況看,布依族古文字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搜集、整理、标音、釋義和深入研究。
拼音型古文字
布依族的拼音古文字,有兩種,CV型文字和外國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文字。CV型文字是受伯格裡苗文的啟發而被創制出來,由聲母和韻母兩個部分組成。聲母較大,韻母較小,聲調通過将韻母标在聲母頂端和右側不同的位置上來表示。聲母符号有35個,其中9個還無法确定音值;韻母符号26個,其中單字母符号11個,組合符号15個。
外國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文字緣于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區的傳播。清康熙43年(1714年),天主教傳人貴州。為了讓布依族信教群衆更好地理解聖經“十誡”的基本要求,便于布依族群衆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并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從而達到文化上的改觀,西方神職人員使用拉丁字母創制了布依文字。
符号型布依文
在貴州省威甯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新發鄉花園村一帶的布依族“布摩”當中,使用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字記錄當地的“摩”經。這種文字比較獨特,還夾雜少數象形字,現在還無法定性,暫且稱為“其他文字符号”。貴州省博物館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書》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屬于這一類型。
布依族雖然有自己的傳統文字,但一直沒有形成全民族的規範統一,以至于各地均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從幾種傳統布依文字的出現可以看出,布依區為自己民族文字的創制和使用所付出的努力。
您可能還會喜歡:
回族人民身上的漢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成吉思汗紀念節
蒙古族的傳統的體育項目:賽馬
色彩紛呈獨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