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是玉面小白胖ki。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關于足部的運動學解剖,也就是jue丫子。
呦呦呦,某些人開始蠢蠢欲動了·····
年輕人啊。
這篇文章,還是老套路,簡單介紹一些足部的骨骼、韌帶、肌肉,說一說容易出現的運動損傷。
咱們先說骨頭,從結構上分為前足部、中足部、後足部三部分;
從骨頭的類别上劃分,腳上一共有三種,包括:跗骨、跖骨、趾骨。
其中跗骨7塊,跖骨5塊,趾骨14塊。
總共是····7 5 14=·······
得二十多塊吧?
7塊跗骨從前到後依次是:内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骰骨、足舟骨、距骨、跟骨。
骰骨讀作:tóu gǔ
那位讀:shǎi gǔ的童鞋,我很欣賞你啊,如果按照方言,這樣讀也是沒毛病的。
這七塊跗骨是不是記不住?
有個方便記憶的口訣:
一二三楔骰内舟
上距下跟後出頭
動手就過分了啊!!
哎呀!
口訣不光說了骨頭的名稱,最後一句信息量還是蠻大的。
上距下跟後出頭的意思就是距骨在上面,跟骨在下面,然後下面的跟骨向後有突出的頭。
這是足部非常明顯的骨性标志。
再往前就是跖骨了,跖骨有五塊,就是連接跗骨和跖骨的那五塊。
從内測到外側,按照第一到第五命名。
你摸腳外側中間靠後的位置,會摸到一塊突出的小骨頭,那就是第五跖骨骨底向後的突出。
叫做:第五跖骨粗隆。
也算是一個骨性标志吧。
圖中畫紅圈的位置,很明顯就能摸到。
額···大家能回去摸麼?麻煩把鞋穿上。
再往前就是趾骨了:
趾骨14塊,拇指兩節,其餘的3節。就不詳細介紹了。
關于腳上的骨頭,有個很尴尬的問題,跖骨和趾骨的讀音是一樣的。
ki2假扮的托問了:跖讀zhí,二聲;趾讀zhǐ,三聲。怎麼會一樣呢?
哈哈哈,因為骨的讀音是三聲,在詞語中,當兩個字的讀音都是三聲的時候,前面一個詞語讀二聲,标音時不變。
所以跖骨和趾骨在讀音上是一樣的。
知道為什麼要扯這沒用的麼?
為了讓你區分跖骨和趾骨!
足部這麼多骨頭,有骨頭就少不了關節,腳上的主要關節有:跗骨間關節(跗骨之間的關節)、跗跖關節(跗骨和跖骨連接的關節)、跖骨間關節、跖趾關節和趾骨間關節。
對了,距小腿關節也可以算作足部的關節。
不知道距小腿關節是哪?
踝關節····
又蒙了?
jue脖子!!
在這些關節中,跗骨關節裡的距跟關節(又叫距下關節)、距跟舟關節和跟骰關節比較重要。
需要說明的是,跖骨關節,從骨骼圖上看他們五個是分開的,為啥會有關節呢?跖骨關節主要是1~5跖骨底下毗鄰的關節面。
再有一個lisfranc關節,你别看這我,不是我拽英文,這個單詞我剛才輸入的時候,都還拿不準,去查了一下,果然寫錯了。
lisfranc關節其實就是跖跗關節,為啥用英文,我也不知道啊,因為很多書裡就是這麼寫的,我也記不住英文啊!
說它是因為這個關節也是比較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而且還不容易被發現,你說氣不氣人!
說到骨頭,不得不說的一個就是足弓:
足弓是跗骨和跖骨連接形成的,可以分為前後方向的内側縱弓和外側縱弓,以及内外方向的橫弓。
說到足弓就要說足弓下陷(扁平足),這個問題造成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因為體重過大,甚至懷孕也會引起。
光是評估一篇文章就說不完。
咱們先繼續說,說到韌帶:
唉~
我插一句給自己的話:真的,好好活着不好麼,你這水平能搞明白肌肉就不錯了,幹嘛要說骨頭和韌帶呢。
說完了,咱們繼續:
腳上的韌帶簡單說幾個,這個不是因為篇幅的問題,而是我就知道那幾個,我就是個搞健身的,真心的盡力了·····
一個是跟舟韌帶,又叫彈簧韌帶,這貨我在不同的書上,見過它的好幾種叫法。
之所以說它是因為它是支持足弓的重要結構;還能支撐距骨頭部以分解身體的重力。
另一個是跖長韌帶,又叫足底長韌帶,圖上有,自己瞅。
它的作用是協助維持足弓的縱弓。
再一個就是:lisfranc韌帶
就是剛才說的那個關節,我為啥知道它啊?因為它容易受傷呗!
矯情!
除了韌帶,足部還有很多肌腱幫助維持。
包括腓骨長肌、腓骨短肌、胫骨後肌,這些都是幫助維持足弓的重要肌肉,所以當出現足弓下陷的時候,需要考慮關節、韌帶和肌肉等各種原因。
而肌肉卻是非常好的運動康複方向。
先說這些······
肌腱、肌肉、踝管、足底筋膜炎下一篇說吧,說實話,拿個大活人直接評估不難,在這叨叨叨的整理出來真挺費腦子的。
還是學藝不精啊。今天就到這吧,這篇沒啥實質的内容,也就不要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