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古代的大學指什麼

古代的大學指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19:45:07

  1、古時的“大學”除了指儒家經典《大學》外,還指聚集在特定地點整理、研究和傳播高深領域知識的機構。根據文獻記載,大學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

  2、大學正式出現于西周,當時學校分為大學和小學兩類,統稱“國學”。大學的教育内容以禮、樂、射、禦為主。後來,凡天子所設的大學統稱“國學”,諸侯所設的大學叫“泮宮”。西周時,還有一種叫“太學”的教育機構,是國家的最高學府,為帝王讀書的場所。

  3、漢武帝為教化子孫,在公元124年正式創建了我國第一所中央大學——太學,有弟子50人,主要傳授儒家經典。到東漢時,太學生最多時達3萬多人。

  4、東漢靈帝還于光和元年(178年),在洛陽鳴都創立了我國最早的一所文學藝術大學——鳴都門學,專習辭賦、書畫。學生由州、郡三公舉送,學生最多時在千人以上,這些學生畢業後多被授予高級官職。

  5、唐朝的教學學制已相當完備,中央官學即大學的教育内容不斷增多,如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等專業相繼開設。

  6、宋朝時,大學又增設了武學和畫學等專業。

  7、明朝時,為和國外進行經濟文化往來,永樂年間,宮廷翰林院又開辦了我國第一所外國語大學——外語館。

  8、1898年,清政府為“廣育人才”、“講求時務”,創立了京師大學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