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曆史悠久的傳統舞蹈:擺手舞

曆史悠久的傳統舞蹈:擺手舞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11 12:50:24

  擺手舞是一種土家族的民俗活動,也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标志。擺手舞承載着豐富的曆史和文化信息,表現了土家族的社會和曆史發展演變。

  那麼,在土家族文化中,擺手舞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起随小編來看看吧!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或“舍巴巴”,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流行在來鳳舍米湖的屬小擺手,一般在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間舉行。

  舍米湖擺手舞的動作主要有單擺、雙擺和回旋擺。其動作特點是順拐、屈膝、顫動、下沉,甩同邊手,走同邊腳,以身體的扭動帶動手的甩動,雙臂擺動的幅度不超過雙肩,有“龍行虎步”的風采。

  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産生活。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和摹拟禽獸活動姿态。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

  農事舞。主要表現土家人農事活動,有“挖土”、“撒種”、“紡棉花”、“砍火渣”、“燒灰積肥”、“織布”、“挽麻蛇”、“插秧”、“種包谷”等。

  生活舞主要有“掃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腳”、“擦背”等十多種。還有軍前舞和宴會舞,現在其動作已經失傳。

  來鳳擺手舞具有娛樂功能、祭祀功能、交際功能、教育功能。其動作剛勁質樸、粗犷有力,擺動的姿勢流暢,自如大方,變化無窮,多而不亂,渾然一體,給人以無盡的美感。

  舉行擺手活動時,人們扛着龍鳳大旗,打着燈籠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咚咚喹,點燃鞭炮,放起三眼铳;擡着牛頭、粑粑、刀頭(即大塊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蕩蕩湧進擺手堂。

  先舉行祭祀儀式,由一位有聲望的土老師帶領衆人行過叩拜禮後,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邊跳邊唱神歌。唱的内容多是頌揚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業績,表達土家人的無限懷念之情。還要象征性地恭請土王和祖先前來參加擺手盛會,與民同樂。

  祭祀完畢,土老師則帶領衆人來到堂外的坪壩,在一棵挂滿五顔六色小燈籠的大樹下依次圍繞,随着鑼鼓的節奏起舞,“男女相攜,蹁跹進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