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被佤族譽為“通天神器”,在佤族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含義,佤族人認為隻有敲動木鼓,居住在天上的先祖就會下來保護他們。因此每到有祭祀活動期間佤族人民都會拉木鼓。
那麼,下面随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是全寨子的大事。一般在農曆十一月(佤曆一月)舉行,持續六七天。中華人到拉木鼓的年份,寨子裡的窩朗、頭人、魔巴會提早商量拉木鼓的事,派人進山選擇做木鼓的樹——以紅毛樹或花桃樹最好,确定“主祭戶”——若自願報名戶數多則由頭人殺雞占蔔确定,少者一戶,多者九戶。
民共和國成立前,每個佤族寨子至少有一對木鼓(一公一母),供在木鼓房裡,除節日、祭祀和報警外,不許亂動。一般十年左右更換一次木鼓。因此拉木鼓顯得特别隆重和神聖。佤族寨子衆多,幾乎每年都有寨子拉木鼓。拉木鼓是祭祀祖先的節日。相傳,佤族有一位祖先安木拐,她知道戰勝洪水和野獸的許多辦法。
有一天,一棵大樹倒在她住的岩洞前,這是一棵古老的大樹,樹心已經空了,敲擊時回發出“咚、咚、咚”的響亮聲音。安木拐白天敲響它,集合人們上山打獵和采集;晚上敲響它,領着大家圍着篝火唱歌跳舞。那時,人們隻能用棍棒、石頭跟野獸搏鬥,白天人能打赢野獸,人獵野獸為食;晚上人打不赢野獸,野獸就吃人。
自從安木拐敲響了古木,野獸聽到古木聲和人的歌舞聲,再也不敢來吃人了,人們才得以在大山裡生存下來。另一傳說,拉木鼓是祭祀“莫偉”神的。佤族認為,“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上,隻有人們敲響木鼓,他才下到人間保護人們,并與人們共享歡樂。因此,佤族視木鼓為通天之物,無論哪一個部落,建寨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祖。
您可能還喜歡:
哈薩克族曲藝文化的珍珠:鐵耳麥
多姿多彩的哈薩克民間舞蹈與民間樂器
形式多種多樣仡佬族音樂與樂器
妙趣橫生的哈薩克族阿肯彈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