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你所不知道的彜族肉食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彜族肉食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8 13:28:53

  在彜族文化中有着一個獨具特色的肉食文化,彜族中有句諺語叫:“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他們對吃肉的禮儀是很講究的,像有客人到的話,客人在飯桌上是不能吃太多肉的,有規定客人最多能吃多少。接下來,小編為你更深入的講解彜族肉食文化吧。

  彜族對“肉”有一套很複雜的态度,如果一個人看見别人家正在宰殺牲畜,他看見了血,他就要等到吃飯時吃上肉,否則認為會得一種怪病(大脖子病)纏身。宰牲畜的主人家一定要邀請這個人到家吃上肉。如果打着了獵物,所有看到這個獵物的人都有份。肉吃多了的人是會被笑話的。到别人家作客,主人家如果殺了豬羊等大家畜,客人最多隻能吃三塊,每塊大約有拳頭大小,當地漢語叫拳頭為“砣子”,因此稱這種做法的肉叫“砣砣肉”。

  如果殺的是雞鴨等家禽,客人則隻能吃一塊,甚至隻喝一點湯,為的是把肉留給主人家的小孩子吃。多吃肉會被認為是丢臉的事情,為人們所不齒。如果一個人要勸另一個人多吃肉,這個人可能會半開玩笑地說:“我又不是漢人,你為什麼勸我吃這麼多肉?”。在彜族的眼裡,漢族在吃肉方面很不講“禮”,不會照顧别人,特别是照顧小孩子,這是一種偏見,生活中會講“禮”的漢族朋友是很多的。彜族諺語說:“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

  坨坨肉

  在涼山彜族地區的飲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彜語稱“烏色色腳”,意思是豬肉塊塊。“坨坨肉”顧名思義,其外觀如“坨坨”。彜族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裡,一塊肉就有一個拳頭大小。彜族人以坨坨肉讓人感到了他們的待客的熱情和大方,也看到他們粗犷豪放的一面。豬、牛、羊、雞都可制作坨坨肉,然以仔豬坨坨肉最有名氣,一般習慣上“坨坨肉”也是指坨坨豬肉。

  彜族有兩個重大節日:火把節和彜族年。但是,火把節重在娛樂,許多都殺雞以示慶賀,坨坨豬肉少。而彜族年是其傳統節日,按照涼山彜曆,在每年的“蛇月”前後内選擇吉日過年。過年從殺過年豬之日起算為3天,但過年活動至少有7天以上。

  彜族人民認為,通過過年期間的各種慶祝活動能夠達到人壽年豐的目的,過年期間要制各種美味佳肴,盡情享受辛苦一年所得的豐收成果。同時還要開展各種與飲食文化相關的娛樂和走親訪友等活動,形成了頗具民族特色的過年飲食禮俗。在這個時間走入涼山彜區,就會發現家家戶戶都在吃坨坨肉。

  烤小豬

  烤小豬,是一道彜族獨具特色的風味菜。選用20-30斤重的仔豬,殺後去毛,去内髒并洗淨後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豬,色澤金黃,香味撲鼻。具體吃法可将小豬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将整個烤豬放在一個大盤内,另放幾碟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後各人拿刀,自割自吃。烤小豬肉外脆裡嫩,酥香可口,味道鮮美無比。

  射地(肉凍)

  彜族風味菜,即肉凍。這是彜族地區較為講究的一種菜肴。它采用豬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鍋内煮軟後撈起,剔去骨頭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還放橘子皮,或雞蛋之類的東西,然後放回鍋裡煮上一陣,以便使佐料滲入肉中,最後放入木缽内,放上一夜即成。肉凍柔軟可口,香味獨特,是彜族十分喜愛的一種食品。

  彜族的辣仔雞

  彜族的辣仔雞,用2斤左右的仔雞,殺後烤好,将肉宰碎(攪粉碎)後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開水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細嫩鮮美,品後餘味無窮。要用高山特産的紅海椒,深受彜族的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