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29 12:32:42

今年67歲的王阿姨,在數年前開始第一次出現吃飯時候嗆咳,但是卻沒有咳痰,畏寒、發熱、反酸、燒心等症狀。

醫生和她自己都以為是肺或者氣管疾病,但是咳嗽卻一直持續,吃遍了中西藥也不見效。

更讓王阿姨感到難堪和難以忍受的是,由于長期的劇烈咳嗽,導緻尿失禁,就是一咳嗽尿就出來,這讓王阿姨苦不堪言。

王阿姨曾多次到醫院呼吸科及耳鼻喉科就診治療,還是按照肺部感染治療,但是咳嗽并未見好轉。

2019年年底,專家建議她做個胃鏡看看,是不是胃病導緻的呢?

後經胃鏡檢查發現“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67歲阿姨一咳嗽就尿褲子)1

确診後,雖然在各大醫院的呼吸科、耳鼻喉科和消化科,在呼吸科治療哮喘,在消化科胃食管反流科藥物治療,均無明顯效果。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67歲阿姨一咳嗽就尿褲子)2

2019年12月在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胃鏡檢查,結果顯示食管裂孔疝(GEFV3級),慢性胃炎(伴随糜爛)。

食管阻抗監測結果:反流多發生于直立位,反流物以氣體為主

食管測壓結果顯示:下食管括約肌壓力降低。

最後,主治醫師根據王阿姨的症狀、病史、治療過程以及此次輔助檢查結果診斷出該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LA-B級)、食管裂孔疝

随後王阿姨行食管裂孔疝修補以及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

術後王阿姨咳嗽有明顯緩解,尿失禁症狀也消失了

食管裂孔疝是個什麼鬼?這麼厲害?

我們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個類似“天花闆”的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個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過膈肌上的食管裂孔進入腹腔與胃相連。

正常情況下食管裂孔剛好可容納食管通過。

我們腹腔内壓力大于胸腔,當食管裂孔過大,于是壓力差會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就稱為食管裂孔疝。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67歲阿姨一咳嗽就尿褲子)3

一般分為四類:

◆ Ⅰ型又叫做滑動性食管裂孔疝:最常見,約占所有食管裂孔疝的75%~90%。滑動性食管裂孔疝的食管長度是正常的,隻是胃食管結合部及部分胃腔随着擴大的食管裂孔疝進入胸腔,常在平卧時出現,站立時消失。

◆ Ⅱ型食管旁疝:較少見,僅占裂孔疝的5%~20%,表現為胃的一部分(胃體或胃窦)在食管左前方通過增寬松弛的裂孔進入胸腔,而胃食管結合部位置正常。

◆ Ⅲ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是前兩型疝共同存在,具有前兩型疝的共同特點。

◆ Ⅳ巨大型食管裂孔疝:可以認為是Ⅱ、Ⅲ型繼續發展的結果。胃疝入胸腔的部分比較巨大,可以達到胃1/3以上,甚至是部分網膜、結腸和脾髒等其他髒器,危害最大,治療起來也更複雜,常常需要使用補片。

為什麼會得食管裂孔疝?

主要有先天性因素和後天性因素。

先天性主要是存在先天發育障礙,如食管周圍的膈肌腳發育不良,可以同時伴有短食管,從而形成較大的食管裂孔和裂孔周圍組織薄弱。

後天性的主要由于膈食管筋膜、食管周圍韌帶的松弛和腹腔内壓力增高等因素誘發。一般更傾向于後天性的因素是緻病的主因。除了一些先天性的幼年患者外,大部分食管裂孔疝見于中老年患者。

◆ 食管發育不全的先天因素。

◆ 食管裂孔部位結構,如肌肉有萎縮或肌肉張力減弱。

◆ 長期腹腔壓力增高的後天因素,如妊娠、腹腔積液、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可使胃體疝入膈肌之上而形成食管裂孔疝。

◆ 手術後裂孔疝,如胃上部或贲門部手術,破壞了正常的結構亦可引起疝。

咳嗽尿褲子能不能治愈(67歲阿姨一咳嗽就尿褲子)4

要想根治,必須手術

一般來說對于本病,用抑酸劑、制酸劑和胃動力制劑,隻能緩解症狀,并不能根治。

這也就是王阿姨持續多年不愈的主要原因。

隻有通過手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食管裂孔疝怎麼預防和生活調理?

對本病除了規範治療,日常的生活調理也非常重要!

◆ 慢進餐要細嚼慢咽:一可控制食量,二可減少粗糙的食物擦傷食管黏膜。

◆ 不飽食在短時間内吃進胃裡的食物過多:胃體積增大,胃内壓力增高,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腔内引起燒心,胃疝入食管裂孔之上便有胃脹或痛的感覺。

◆ 選好食物品種:太甜、太油膩、太辣、太黏和難消化的食物要少吃,粥食易引起反酸,所以患者喝粥也要有個度。

◆ 餐後注意坐姿:餐後不宜坐在低矮的沙發上,盡量使胸腹部舒展,保持食管在上面胃在下面。

◆ 睡覺不要平躺:可以把床頭擡高15~20cm(擡高枕頭沒用)。

◆ 保持排便通暢:

◆ 腰帶不宜太緊:腰帶過緊,緊身衣,會加大對胃的壓力,容易引發胃食管反流。

◆ 餐後避免彎腰:這是減少胃食管反流很重要的措施,若不能避免飯後不彎腰,那就要控制食量。


#把健康帶回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