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原文化的特點有什麼,中原文化的五個特點

中原文化的特點有什麼,中原文化的五個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2:06:30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雖然在古代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之後的發展中大多沒能保護好曆史文化。河南作為中原的中心,即使是經曆了這麼多的朝代更變地位依舊是不變的。

  那麼,本期中原文化一起了解中原文化的五個特點。

  第一:根源性

  就是說中原文化在整個中華文明體系中具有發端和母體的地位。無論是人類記載的史前文明,還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文明肇造,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從“盤古開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河圖洛書”等神話傳說。

  早期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學文化,都發生在河南。夏、商、周三代,被視為中華文明的根源,同樣發端于河南。作為東方文明軸心時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總結三代文明的基礎上而生成于河南的。

  第二:原創性

  就是說中原文化對構建整個中華文明體系發揮了筚路藍縷的開創作用。無論是元典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建構,還是漢文字和商業文明的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發明與中醫藥的重大發現,都烙下了中原文化的胎記。《易經》、《道德經》對宇宙、社會、人生的獨特發現。

  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黃帝“都有熊”置百官和李斯提出的郡縣制,确立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基本制度模式;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張衡的渾天儀,都在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上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三:包容性

  就是說中原文化具有兼容衆善、合而成體的特點。中原文化通過經濟、戰争、宗教、人口遷徙等衆多渠道,吸納了周邊多種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實現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全面融合與不斷升華。考古人員發現,20萬年前南北文化就交彙在中原一帶。進入新石器時代,文化交流更為頻繁,文化融合更為深化。

  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與周邊地域文化具有許多共同點。如中原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就是東夷集團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結果;鄭州大河村遺址中出土的一些富有山東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陶器,說明中原文化在那時就開始吸收周邊文化成果,熔鑄自己的文化。

  胡服、胡樂、胡舞、胡人食品在漢唐間傳入中原,都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世界其他地區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傳入中原,卻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納,成為中原文化和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開放性

  就是說中原文化有着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集中表現在:一是輻射各地。如嶺南文化、閩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來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唐代的河南思想家文學家韓愈就極大地影響了潮汕文化。

  二是化民成俗。中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禮儀規範常常被統治者編成統一的範本,推廣到社會及家庭教育的逐個環節,從而實現了“萬裡同風”的社會效果。三是遠播異域。秦漢以來,中原文化主要是通過陸路交通向東向西廣泛傳播,不僅影響了朝鮮、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開辟了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

  班超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經,鑒真東渡扶桑等曆史記載,都書寫了中原文明傳播的壯麗畫卷。從北宋開始,中原文化憑借當時最發達的航海技術,遠播南亞、非洲各國,也開辟了世界文明海路傳播的新紀元。

  第五:基礎性

  就是說中原文化在中華文化系統中處于主體、主幹的地位。中原文化在與其它文化不斷的融合交流中,自身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大,并由此催生了中華文化的形成。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大同”、“和合”,都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原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如禮義廉恥、仁愛忠信,都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

  中原文化的重大民俗活動,如婚喪嫁娶、歲時節日等,都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活動。正如一名着名考古學家所說:中原以外的文化區都緊鄰或圍繞着中原文化,很像一個巨大的花朵。這些外圍的文化區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斷綻放,才形成了中華文化這朵絢爛的文明之花。

  【結束語】或許對于大多數的80、90後來說傳統文化都是非常枯燥的一部分,卻對于一些神秘的事情充滿了探究的熱情,中原地區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神秘地帶,這裡的曆史底蘊并不普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