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個講究因地制宜的民族,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這樣。所以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不同的食俗特點。赫哲族也不例外,靠水的他們經過時間的洗禮形成了特有的“魚餐”赫哲族文化,是整個民族文化裡特殊的一個。
過去的赫哲族是一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族,冬天兩塊闆就可以上山打獵,夏天三塊闆就可以下水捕魚,豐富的魚文化是無法複制的,最早的網是用柳樹皮、椴樹皮纖維紡成繩織成網,後來發展到使用線繩網。
從那時開始,在漁民地區流傳這樣一句俗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多人都理解為漁民懶惰,不着調,不會過日子,而實際上這種線繩織的網經過野豬血煮完後有血腥味,可以吸引魚,但在水裡泡的時間長了,易腐爛和挂水草,必須打三天魚,就得拿到岸上曬一曬、抖一抖,補一補,才可以繼續使用。
所以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生産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并不是特指漁民懶惰。漁獵民族赫哲族,由于從古到今長期過着捕魚狩獵生活,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網灘和山林中,因此,他們的飲食以生食為主。
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從飲食文化發展的曆史看,還保留着比熟食習俗更加古老的生食習俗。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赫哲族,漁業是其主要的生産方式,在那裡形成了獨特的“魚餐”。
赫哲族有吃生魚的習慣。從魚皮、魚籽到魚肉、魚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刹生魚、炒魚片、烤“塔拉哈”、炒魚毛,剛刨花魚片,成為食魚的傳統習俗。客人光臨,漁民們為考驗你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使拔刀從活蹦亂跳的魚身上割下一塊肉,用刀挑起遞給你,如果客人從刀上咬下魚片吃下,那就會得到熱情的款待;否則,就别想登家門。
赫哲族招待親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魚”表示尊敬。“刹生魚”的制作,是用鯉、鲩、鲟、鳇、鳙等魚先将肉從魚骨上剔下兩整塊,切成相互連接的魚條,再将魚肉從魚皮上片下,切成魚絲,然後拌上用開水燙過的土豆絲、綠豆芽、楊皮、韭菜、辣椒油、醋、鹽等,吃起來清香鮮嫩。這種生食習俗,在許多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
赫哲族有一些獨特的魚、肉類風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有生魚幹、生肉幹和新鮮生魚。
新鮮魚的吃法較多,主要是拌菜生魚。還有一種冬季食用的凍魚片,如果尊貴的客人來了,有一盤凍魚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鮮美涼爽,現在仍然備受人們的歡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魚子,其營養價值較高。也将魚片和獸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後食用。其中魚松每餐必不可少。
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魚,赫哲人叫“他勒卡”,魚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