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涼山彜族喪葬文化,你是否了解?

涼山彜族喪葬文化,你是否了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29 01:30:25

  涼山是彜族聚集最多的地方,現在還保留着自己喪葬文化。喪葬文化在彜族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儀式,而且在喪葬時他們會聚集在一起飲食,彜族稱之為“古止古舍切”。下面,我們一起更深入的了解涼山彜族喪葬文化吧。

  涼山彜族傳統的喪葬習俗是火葬,火葬在涼山彜族地區傳襲甚久。葬禮的規模視死者的年齡而定。規格無統一的标準,視家庭條件以及親族網絡關系的強弱來定。喪葬的禮儀是基本相同的,大體可以分為收殓、喪集、守靈、出殡、聚食等程序。

  在涼山彜族地區,不管是男是女,不論名望高低尊卑,辭世後家人和鄰居都給他穿上黑白藍配套的喪服。合唇瞑目蜷腿,兩手交叉于胸前,手指輕輕扣攏成拳。蓋上披衫,将遺體側身放在木制的屍架上。男的左側在下,這是因為男的右手需要拿劍防身,女的需要左手在上,便于抓羊毛撚線。

  遺體可以放在家裡,也可以搭上布棚放在院子裡,近鄰聽到哭聲,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不沾親的都紛紛哭着趕來合力料理喪事。寨人到齊,長輩們擇吉定下出殡日期,出殡日期是根據辭世者屬肖、命宮、死日查經掐算而定。而辭世者的命宮是根據辭世者出生之日的“彈布”所在方位而定。出殡日期确定以後分頭給居住在遠處的親友報喪。出殡前夕彜族稱之為“撮熱”,意為集中人。

  這天是喪期中最熱鬧的一天。凡是來參加喪葬的人都定在這天到齊,祭品也是這天送來。奔喪者多以一個家支或村寨為單位,客人中有提酒的,牽牛羊的,還有懸舉着祭帳的。臨近了人人都得大哭一場。之後勸誡家屬節哀,主方則就地用酒給他們洗塵,簡要介紹死因及生平事迹,然後統一安排食宿。

  守靈是涼山彜族地區喪葬的一大習俗,也是各村寨間團結互助和親戚哀悼死者的一種表現。彜族認為老人辭世是青筍脫殼,菜熟葉黃,是人們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用不着過分悲傷。因此靈前既有悲戚的哭聲,也有樂天的酒語,還有扣人心弦的摔跤比賽。最吸引人的則莫過于答辯賢言巧語了,通常以賓主對壘的形式,引經據典臨場發揮相結合,雙方常常争得面紅耳赤,難解難分。“阿古荷”是貫通這一夜的活動,雞鳴之後更盛,通常組織許多人,排成隊以領唱的形式為死者指路送魂。

  出殡在涼山彜族的喪葬活動中是很重要的,要專門請“畢摩”做法事,目的是為了不讓死者帶走在場親戚朋友的靈魂也為死者做出殡前最後的指路送魂。涼山彜族的葬地多選在住房上方的荒坡上,有些歲數比較大的人自己在世的時候就把葬地指定好的,有些是死後其子女或者祭師指定的。出殡時,所有的送葬者都擁擠在靈床後邊朝前走動。這時兒女子孫、親朋好友個個捶胸頓足,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一直把靈床擡到柴堆上,安放就緒,從上引柴火。

  聚集在一起飲食是涼山彜族喪葬中特别重要的一種儀式。彜族叫“古止古舍切”。為老人辦喪嗚槍意為向前來蠻纏死者靈魂的魔鬼開火,為祖靈除去祖界途程上的邪魔。實際上是為了顯示家支的勢力,過去在這個場合裡,誰家的槍鳴得多誰家就顯得體面,以顯示家支勢力龐大。雨點般的槍聲,使人震耳欲聾。

  在槍聲陪伴下主方擡起砣砣肉和荞餅,讓客人自由組合成團,不分男女老幼,不管相識或相關與否,按人頭分給一份砣砣肉、荞餅或米飯。待到在場的人都得到一份時,主人鳴槍,大聲宣布喪事圓滿結束,并勸各路賓客回到村寨吃點便餐再走。至此,有宴者可以赴宴,無宴者可以歸家,整個喪葬儀式便告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