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打鐵節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打鐵節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8 12:43:33

  在華夏大地上,有着許多的民族,這些民族都有着屬于自己民族的一些風俗和習慣,當然也包括節日,這些傳統的節日對于他們都有着特别的意義。那麼,你知道基諾族的打鐵節嗎?下面的基諾族文化為您帶來關于打鐵節的更多内容,一起來看看吧。

  打鐵節是基諾族文化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基諾族稱之為“特懋克”。打鐵節的時間大約在農曆臘月,具體時期不固定,每年由寨中的七位長老推算确定,一旦時間确定,寨父卓巴就把置放在家中的神聖的大鼓挂起來。。

  這個節日原沒有固定節期,一般是在農曆臘月舉慶。屆時,人們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産。然後便開始打秋千、打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文體活動或串寨訪友,相互宴請,歡度節日。由于打鐵節在基諾族中影響較深,并已相沿成俗,加之節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雙版納州人大會于1988年将其正式定為基諾族的年節,決定在每年公曆2月6日至8日開展慶祝活動。

  打鐵節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基諾族有個婦女婚後懷孕,懷了九年九個月還未分娩。于是她就抱着一隻白母雞和一隻黑母雞去巫師末丕那裡獻菜獻飯,請末丕施法。但是,末丕使盡法術,孩子還是沒有生下來。又過了幾天,這個婦女覺得肋骨很痛,而且還“咯巴”地響,痛得她滿地打滾。原來,肚裡的那個孩子咬斷了她的七根肋骨,從肋下鑽了出來。孩子出來後,一手拿火鉗,一手拿鐵錘,才出生就打起鐵來。從那以後,基諾族人開始使用鐵器,并且每年都要紀念這位打鐵的基諾族祖先,相沿成習也就有了打鐵節。基諾語中的“特”為漢語“打”的意思;“懋克”為大塊的鐵。

  節日内容

  打鐵節當天晚上要舉行祭鼓儀式:寨父領着一班人,帶着酒肉到鐵匠家做祈禱,并在鐵匠家請客。宴席上,人們要喝酒唱歌。第二天,大家又把鐵匠請到寨父家裡,坐在席上。寨父問鐵匠昨晚所做之夢,鐵匠就講述他的夢境。在座的人根據鐵匠的講述來分析今年是風調雨順還是災荒之年。如鐵匠夢見果樹樹杈中長出兩個果,夢見冰雹、河水猛漲、百花争豔等都是好夢,預兆豐年。解夢之後,大家開始喝酒吃菜,互相道賀。

  接着寨父和鐵匠帶上鐵匠的徒弟,一起到鐵匠打鐵房裡舉行祭祀。先将打鐵房打掃幹淨,然後殺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用雞毛把雞血塗刷在鐵匠的風箱、爐子、鐵錘、火鉗等工具上。這是鐵匠拿起錘,做一個打鐵的動作,接着就開始煮雞吃。吃時也要舉行祭祀,祭儀之後,全寨才正式開始歡慶新年活動。

  此外,基諾人過打鐵節一定要跳《大鼓舞》,跳時人們首先在寨父卓巴家前搭一個祭台,祭台頂用竹篾彎紮成一道“彩虹”,祭台背景有一幅《洪水故事》的彩畫,彩畫前放置一面舞蹈用的牛皮大鼓。舞蹈開始前,按慣例由大寨父卓巴先向大鼓祭酒,後擊鼓舞蹈,依次是二寨父卓生,在七老和首席鐵匠祭鼓舞蹈後,人們随着鼓點挑起粗犷的舞蹈,這就是基諾人歡慶豐收的“太陽鼓”舞。

  現在的每年2月6日到8日,基諾族人民統一在鄉駐地舉行這種慶祝活動,往往中外遊客、各民族代表也雲集在基諾山觀看大鼓舞、剽牛、踩高跷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慶祝活動,并和基諾族群衆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歡度佳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