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佛教弟子遵循:年少之時戒之在色

佛教弟子遵循:年少之時戒之在色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1 11:42:17

  和尚在中國是個讓人感到孤獨的職業,不過在日劇《朝五晚九:帥氣和尚愛上我》中卻是讓人對于日本和尚有了新的見解,而在佛經故事《年少之時戒之在色》中又是不同。佛教弟子究竟是該遵循傳統還是入了塵世呢?

  還想了解》》慧眼觀六道的佛法修行

  佛之弟子比丘尼中,智慧第一者,名曰:差摩。神通第一者,名曰:蓮華鮮。二人各有德行,威神巍巍。于當時舍衛城中,有諸放逸淫亂之衆,專為兇惡,不務正業。

  一日,天氣悶熱,差摩與蓮華鮮一同詣偏僻流水處,共行洗浴。是時,适值兇衆遙見,遂生惡念,淫意頓發,欲以犯之。兇衆共議後,閃避一處,俟比丘尼脫下衣服,入水洗浴時,遂至水側,将其衣物,持着遠處,欲牽犯之。

  時比丘尼,見兇衆愚弄,怆然愍之,即脫兩眼着其掌中,示諸逆曰:“卿所愛我,唯愛面色,今盲無目珠,有何可愛。”複示五藏,乃至手腳異處,謂兇衆言:“形體分散,好為何在?”兇衆睹此情況,不但淫意頓滅,忽然恐怖慞惶,抖栗不已,知二比丘尼,已證聖果,随即尋還衣物,稽首悔過。

  時比丘尼見兇衆殷勤悛悔,即恢複本形而誨之曰:“世事無常,三界如寄,色身化成,血肉不淨,從首至足,無可貪着。”兇衆聞此開示,遂即長跪叉手,求受五戒,頂禮而去。

  觀夫好色之徒,無論其尊卑貴賤,鮮有不因是而聲敗名裂,甚至傾家亡命者。古德有言:“上智絕欲,中智節欲,下愚縱欲。”上二不失為君子,末一十足為小人。所以我佛制律,對出家衆,以淫戒為首,為願了生脫死,當作釜底抽薪——首先絕欲。對在家人,制不邪淫戒,不但除夫婦之外,不另拈花惹草,或紅杏出牆,即于夫婦之本身,亦當相互以禮向之。

  經有觀色偈雲:“愚人昏迷念不淨,耽染臭穢膿血身,諸欲迅滅歸無常,永沉地獄閻羅界,假令變化如天美,色身殊勝滿世間,我無一念貪染心,常生如夢如怨想。”

  務實野夫有戒色詩雲:“皮包骨肉并尿糞,強作嬌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諸如此類之呵欲詞句,不妨熟讀審思。尤以時下不良青少年,常往妓娼寮亂竄,實為家與國之一大隐憂,語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總之,色之為害匪淺,我人不可不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