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後,那一些封建迷信的舊傳統逐漸被摒棄,舊的道德觀念随着歲月也慢慢轉變了。過去父母包辦的婚制,名目繁多的彩禮,繁雜的規矩、禮儀,早已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新風新俗所替代。但是仍然有些民族依然保留一些比較舊的傳統,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達斡爾族文化中的婚姻制度吧。
達斡爾族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族(宗族)外婚制,嚴禁同姓和近親間的通婚。
過去,婚姻關系的締結講究門當戶對,門第、家境、聲譽等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重要因素。而兩家原有的友誼也在締結婚姻時起重要作用。過去達斡爾族一般不與外族(民族)人和奴隸結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長輩做主包辦,青年男女絲毫沒有選擇配偶的權力。訂婚方式,除極少數特别要好的朋友之間要指腹訂親者外,普遍采用托媒說親方式。
親事定妥,需過禮兩次。結婚前一日,新郎盛裝馳馬親往迎親,随同本家族若幹人。淩晨,送親隊伍浩蕩出發,女方“華達”(男親家)、“霍都古”(女親家)各數人前往。
送親乘車、騎馬,新娘乘坐蓬車,由她的親弟或近親弟弟駕車。女婿先馳馬回報。送親隊伍行至村外,必停路旁,點燃篝火,等候迎接。屆時,男方老、少騎手各一人馳至,下馬,老者向來賓一一敬酒,然後引路前行。導至大門必向東而行,是忌見落日之意。迎賓者排列于庭院,新郎父母及陪客者分立大門左右。
新娘頭披紅巾,在喜慶的爆竹聲中由妯娌們接下車,左右相扶徐徐前行,娘家來賓亦随其後男左女右緩行。新郎父母把雙杯酒,依次敬來賓“接風酒”、“進門酒”。新娘進西屋上南炕面窗盤坐。在妯娌陪同下,拜見父母、舅、姑等長輩。
翌日,大擺婚宴,宴上先上酒、肉,後上飯菜。婚宴之上,賓主歡飲,氣氛熱烈祥和,但座席位次、輩份必須安排合理。雙方有善辭令者,頌吉祥、祝福之詞,或以妙言隐語競智,相諷取樂而無惡意。飛觥而來,流觞而去,歡呼暢飲,極一時之喜樂。村中親友、鄰裡們亦在各處開懷暢飲,盡歡而散。
達斡爾人過去不輕易離婚,認為離婚是件不體面的事。因膝下無子或子幼,家無勞力,也有招婿上門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