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從傳承上來講,硯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于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于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洮河石硯:
因産于中國甘肅省臨潭縣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材料于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難得,是珍貴的硯材之一。洮河石質細密晶瑩,石紋如絲,似浪滾雲湧,清麗動人,有綠洮、紅洮兩種,而綠洮特别貴重。
唐代洮硯制作比較盛行,與當時的端、歙、澄泥稱為全國四大名硯。紋理不多,傳世的作品也較少。洮河硯多為雕刻大面積的圖意,它以線刻後填黑,清晰感強,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質樸。如宋代「洮河石蓬萊山方硯」。
洮河硯是古稱,洮河硯之石材産于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被簡稱為洮硯。用以刻洮硯的岩石取自甘肅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極難,獲之不易。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綠色,但不翠綠,多為淡綠泛藍,暈點片片,酷似薄雲晴天﹔石質溫潤如玉,叩之卻無脆聲,渾樸而無火氣。
澀不損毫,滑不拒墨﹔發墨迅疾,久蓄不涸。總之,無論觀賞,抑或實用,均屬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識為中國三大名硯之一,名列端、歙硯之後。嗚呼,此乃畫中窺美,欲親眼目睹精品洮硯,難矣。它雖位列第三,存世量卻遠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難求吧。
端硯:
端硯以石質優良、細膩滋潤和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優點,被推為「群硯之首」,是着名的實用工藝美術品。用于書畫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端石制硯,以石質要達到「溫潤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無聲,儲水不耗,發墨而不損毫者」為佳品。
端石産于廣東省肇慶市東南爛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帶。肇慶古稱端州,此處石料制成的硯台稱為「端硯」。端硯硯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間發現的,端硯石由于石質優良、細膩嫩爽、滋潤、具有發墨不傷毫和呵氣可研墨的特點。端石中的佳品長年浸于水中,溫潤如玉。
《端溪硯史》稱之:「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摩之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歙硯和端硯并稱,而端硯又較歙硯更佳,據說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後主時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石。
端硯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為硯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級。它出産自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又名斧柯山),唐之前屬端州,故得名。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濱三、四裡處,逐漸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龍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終年浸水,而硯石貴潤,所以下岩之質量最佳。
但浸在水裡的下岩想開采可不容易,隻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時才可進入,潭水無出口,須七十個人排排座,一個個将裝水的甕往上傳至岩口,如此做個月餘,潭水始得涸,才能進入取石。春天水漲,則又得重新來過了。若非如此,下岩之石所做的硯豈能如此發墨,真是好的東西必須經過淬煉才能成材。但下岩到北宋時已開采淨盡,明朝以後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岩,質量就沒有那麼好了。
端石的開采是非常艱巨的,因此古代的硯石真是得來不易。從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在「端溪銘」中說:「千大挽绠,百夫運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可看出采石過程是非常艱巨。唐代詩人李賀在「揚生端州青花紫石硯歌」中,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意思是說:贊石工攀登高處,鑿取紫色岩石來制硯,他贊美端石的名貴和頌揚了端州石工采石的高超技藝。
端硯還有另一個特征,為「有眼」。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據說是石嫩則眼多,石老則眼少,也有以眼來發質量優劣的,最上為活眼,再來是淚眼、死眼等。
其實所謂「眼」便是硯上石紋,倒不一定和質量相關了。寫字時多個水靈靈的眼注視是不錯,又可增加硯的可欣賞性,但長出眼的地方不好,影響磨墨,卻不如不要的好。另外端石的顔色也被視為和質量有關,有紫、青、白等顔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端硯的優點,一是下墨,二是發墨,三是不損亳。
端硯的石質能達到緻密、堅實、幼嫩、滋潤,這與端硯的石品有着密切不可分的關系。端硯石品中有蕉葉白的,有火捺的,兼有青花。隻要是硯石質地緻密、堅實、幼嫩、潤滑,發墨而不傷毫,就能成為一方好硯材。
端石石品繁多,真正好的名貴石品也是難得的。石品中有魚腦凍,是較名貴的石品,有如受凍的魚腦而得名。清吳蘭修《端溪硯史》中載:「一種生氣,團團圞圞,如澄潭月祥者,曰魚腦凍」。其質細膩、幼嫩、滋潤,一般産于水岩。
青花是名貴的石品,青花細緻有如波面微塵,像輕紗,似水藻,隐約在紫石上面,秋之無形,沈入水中,方清晰可見。細潤如玉,叩磨無聲。蕉葉白是端石品中之一,形狀如蕉葉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紋裝飾。蕉葉白處細嫩,石質較軟,易于發墨,主要産于志坑。
端石中還有天青、火捺、豬肝凍、金星點、金銀線、冰紋、石眼等品名。端石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有鸲鹆眼、烏鴉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淚眼、瞎眼等,還有高眼、低眼、底眼之分,石眼在端石硯雕刻藝術中起着裝飾美化作用。
具有欣賞價值,被文人視為珍寶。古代文人以石眼視為端石質地高潔、細潤有神,猶如人的眼睛,别具一格,以此認為鑒别端石質量高低的标準。其實,石眼對端石沒有直接價值,隻不過起了裝飾效果,令古人稱寶,視為珍藏。
端硯制作過程較為複雜,工序繁多。主要分采石、維料、制璞、雕刻、配合、打磨(即磨光)、上蠟等等工藝過程。清代端石硯要求因材施藝,因石構圖,在題材、立意、構圖、造型、利用何種雕法都要精心推敲,刻劃得當。保持了端硯的古雅、樸實,古色古香、形态自然的特點。
歙硯:
始于唐開元年間。據宋洪邁《歙硯譜》的記載,說明在唐朝開元年間,葉姓獵人逐獸至長城裡,見叠石如城,瑩潔可愛,攜歸成硯,自是歙硯名聞天下。據五代陶谷《清異錄》的記載,唐開元二年,賜宰相張文蔚、楊涉等人龍麟月硯各一,歙産也。歙硯初産時間,應是開元之前,大約公元700年左右。歙硯石質優良,瑩潤細密,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
歙硯又稱“龍尾硯”、“婺源硯”,産于江西婺源龍尾山,婺源古屬歙州,故得名。其特點是色如碧雲,聲如金石,溫潤如玉,墨巒浮豔。歙硯的品種有羅紋、眉子、金暈、銀星、古屏、玉帶、紫雲等多種,尤以羅紋、眉子之奇特者為上品。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長約尺餘的歙硯,硯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間錯、延伸至邊,當中琢成硯池,池中碧水蕩漾,妙趣橫生,他竟然以此硯換得蘇仲泰一座豪華宅邸!歙硯多次被作為"國寶",送給外國貴賓。歙硯的名硯有"龍尾硯、眉子硯、龍潭石硯、金星硯、廟前青石、歙紅"等。
歙硯聞名是在南唐時代,由于歙硯石色青瑩、石理缜密,堅潤如玉,磨墨無聲,深得元宗的喜愛,故歙州設置了硯務,并選硯工高手李少微為硯務官,專門搜羅佳石,為禦府造硯。之後李後主所用的澄心堂紙、李廷珪墨、龍尾石硯成為天下之冠。歙硯石質堅密細膩,色黑深沈,紋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為上品。
歙硯石品很多,大緻分為眉紋,是歙硯石中花紋之一。眉紋石按其石紋可分為七種,以雁湖、對眉子最佳。歙石中還有羅紋,石紋如絲羅形狀,可分金花羅紋,操作數羅紋、松紋羅紋等。金星紋理也是歙石的一個品種,是硯石中融有谷粒的結晶物,撒布硯面,在光線照耀下,熠熠發光,猶如天空星鬥。
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硯中的佳品。古代稱為,羅紋硯,石紋有如羅絲精細,其色青瑩,紋理緊密。刷絲羅紋硯,銀色刷絲,如發之密。眉子硯,石紋像甲痕如人畫眉,遍地成對。雨點金星硯,星如雨點,燦然遍地。
歙硯石質堅密細膩,色黑深沈,紋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為上品。
歙硯的制作與端硯的制作差不多。造型多樣化,工匠用心立意後取材,達到歙石端莊、設計美觀大方、渾厚特點。如北京故宮收藏的「歙石竹節硯」、「歙石魚子竹節硯」。
澄泥硯:
以過濾的細泥的材料制作的硯具。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燒煉而成,也是中國名硯之一。澄泥硯制作起源于唐代,至宋代興盛起來,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不損毫不耗墨,能與石硯媲美。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制澄泥硯的着名産地。澄泥硯造型樸實無華、山東的魯概硯都屬于澄泥硯的一種。
澄泥硯始于晚晉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類硯,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磚漢瓦,經無數改良而精制所成。佳品堅實過于石,不涸水不傷毫。色多作鳝魚黃、蝦頭紅、朱沙紅、綠豆青等。真正澄泥硯制法因古人不輕易傳授秘方于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後來制成之作品多不屬佳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