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族的神話傳說中有着炎帝與黃帝,他們是兩個部落的首領,也是如今我們的前輩,炎黃子孫便是由他們兩人的名字延展開來的,你知道炎黃子孫的具體由來嗎?本期民間故事一起了解一下吧!
炎黃生活在上古時代的黃河流域,那裡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上古時代是個蠻荒時代,沒有種族之分,人們也不在乎血緣關系,甚至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人們有名而無姓,都是混居的原始部落,雖然後來建立了夏商這樣的國家,但各民族混居的情況并沒改變,也沒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直到周朝人們才有了姓,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華夏民族才誕生了。
中華民族曆史的形成不僅有近四千年文字記載的曆史,而且還有着大量的神話傳說。“炎黃子孫”一詞就是從傳說中得來的。
在有關大量的神話傳說故事中,本領最大、發明最多的人是黃帝。傳說他發明了車、船、鍋、鏡子,制造了弩。又傳說黃帝讓倉颉創造文字,伶倫制作樂律,大撓制定甲子,岐伯寫了醫書。
據說,黃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陝西。黃帝族最後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後到達今山東地區。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九黎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今山東、河南和安徽一帶。相傳炎帝族和九黎族為了争奪黃河流域一塊肥沃的土地,發生了一次戰争。炎帝族戰敗,向黃帝族求援。黃、炎兩族合并。
根據以上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