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除草劑使用有技巧,下午和上午噴施效果不一樣!
農田裡的雜草和農作物争肥、水、光能,侵占到農作物的生長空間,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産量。給農作物打除草劑既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也低,是比較高效的除草方式,那麼除草劑是上午打還是下午打好,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氣溫直接影響除草劑藥效。
在氣溫低的天氣打除草劑,除草劑的藥效發揮會比較慢,溫度達到10攝氏度以上的時候再打除草劑,這樣藥效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除草劑應在晴天氣溫較高的時候噴施,冬季、春季、秋季建議選擇中午十點到下午三點之間的時間段噴施。但是如果是炎熱的夏季,就應該選擇早上十點以前或者下午三點以後打除草劑,這是由于當氣溫過高(大于38攝氏度),第一,藥液蒸發快,除草劑的藥效也不能充分發揮,第二,氣溫過高時雜草葉面的氣孔就會關閉,不能有效的吸收藥劑,容易出現防效不好的現象。
除草劑的藥效發揮不僅僅與氣溫有關,還與濕度、噴藥技術、打藥時間有關。
土壤濕度影響除草劑的藥效,土壤表層濕度大,和除草劑能夠形成嚴密的藥土封殺層,雜草的種子萌芽時能高效的殺死;而處在生長旺盛期的雜草,如果土壤濕度大,雜草吸收代謝除草劑的效率就高,所以要想除草效果好,就要在打除草劑前,保證土壤表層的濕度高。
不過不能為了土壤濕度而選擇在澆灌後、雨後或者空氣濕度大的午後噴施除草劑,這是由于葉片幹燥的情況下才有利于雜草對除草劑的吸收,葉片濕潤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吸收藥劑的,這個時候噴施除草劑就是白做工了,而且濕潤的葉片也會稀釋藥劑,降低藥效,出現防效不好的情況。
既想除草效果好,又不想傷害田地裡的農作物,就要嚴格按照除草劑說明書操作,不要随意将除草劑和殺蟲劑、除菌劑混用,避免藥害的發生。藥劑的配比濃度很重要,不可随意增大藥量,一定按照說明配比定量的水,随意加大藥量很容易使農作物也受到藥害,噴施時要均勻噴霧,不可大劑量噴霧,以葉面上的附着的藥液不發生葉面徑流為宜。
最後,打除草劑要選擇晴朗無風氣溫适宜的時間段噴施,而打除草劑效果最好的時間是雜草剛剛出苗80%到90%的時候噴藥,這個時候,雜草幼苗嬌嫩、抗藥能力弱,選擇這個時間噴施除草劑能夠達到最好的除草效果。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