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鄭成功的父親是什麼人:鄭芝龍,号飛黃

鄭成功的父親是什麼人:鄭芝龍,号飛黃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3 13:24:24

  說起鄭成功收複台灣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驅逐未來侵略者的鬥争中,鄭成功對扞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做出了重大貢獻,那麼大家知道他的父親鄭芝龍是誰嗎,他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

  鄭芝龍(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飛黃(一說字飛龍),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歐洲文獻中,則以“Iquan”(一官)聞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鎮人,明末清初東南沿海第一大海盜。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鄭芝龍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個小官吏家庭,石井為閩南漁村,鄭一官“少落魄”,從小習海事。《台灣外記》說他“性情逸蕩,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縱,漸流蕩逸,失父愛。

  鄭一官十七歲時,因家庭生計艱難,偕其弟芝虎、芝豹赴當時中外貿易中心地點之一的廣東香山澳(澳門)依舅父黃程。黃程是個海商,在澳門從事海外貿易。他留下鄭一官在身邊做幫手,協助商務。鄭一官在商業競争和利益角逐中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學會經商貿易,到過馬尼拉,并學會了盧西塔語和葡萄牙文。在與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響,接受天主教洗禮,取教名賈斯帕,另名尼古拉,外國人稱他尼古拉·一官。

  黃程營商置舶,興販東洋,見鄭一官能幹,明·天啟三年(1623年)譴其附日本平戶華僑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貨物,從香山澳放洋,遠赴日本,僑居長崎。人地生疏,始以“賣履”為業,或兼“為人縫紉以糊其口”。後轉經商,為其舅黃程販賣白糖、奇楠、麝香等物。鄭一官從事商業活動和對外貿易,後寄身李旦門下,幫助李旦做生意,成為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并“以父事之”。李旦資本雄厚,擁有一支船隊,專門從事海外貿易,是當地華僑的首領。李旦覺得一官能幹可靠,“撫為義子”,交給一部分資産和船隻讓他到越南做生意,獲大利。不數年,鄭一官成為巨賈,常往來中國、日本間,居日華僑,鹹推重之。

  鄭一官還熱心學習劍術,認識了“為邑主鍛刀劍”起家的“泉州冶工翁姓者。”鄭一官以領袖華僑之資格,晉谒已退隐的前幕府将軍德川秀忠于駿府(今靜岡縣)獻藥品,秀忠親問以中國事,大喜,命招待于長崎賓館,賜赉優渥。鄭一官受幕府召見,日本人視為光榮顯赫人物,自是地方豪貴常從交遊,稱為“老一官”。

  平戶藩為當時日本對外貿易中心,各國商船雲集。由于鄭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為日本政府所重視,初召後“屢訪藩士家”。後遷肥前國平戶,受到當地諸侯松浦氏優遇,松浦氏為其在平戶附近的河内浦千裡濱(即今長崎縣松浦郡千裡濱)賜宅地建新居,并介紹平戶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締婚。

  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國遷平戶的僑民(一說是泉州駐日本的海商),在日本為田川氏。田川松日本人,系翁昱皇養女,故又稱翁氏。田川氏,年方十七,性端淑。成婚翌年,以明·天啟四年(1624年),歲在甲子古曆七月十四日辰時,田川氏出遊千裡濱,拾文貝,俄将分娩,未及回家,乃依濱内巨石以誕,是為長子鄭森(幼名福松,後名成功)。此石呼為兒誕石,至今仍立“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1629年生次子七左衛門。

  17世紀上半葉,荷蘭人已是西方海洋經濟世界的“超級大國”,他們的軍事和商業複合體“東印度公司”到處攔截葡萄牙、西班牙商船,攻占伊比利亞人的海外要塞、商館,在日本平戶建立商館,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建立大本營。1622年荷蘭人占領澎湖,李旦居中斡旋,說服荷蘭人退出,轉移台灣。

  鄭一官個性不能安分守己。明·天啟四年(1624年)1月底,鄭一官離開田川氏和還沒有出生的兒子,被李旦派到澎湖,擔任荷蘭人的通事(翻譯)。但荷蘭人這時正與明軍進行軍事對峙,雙方沒有交往,中國商人也不可能與荷蘭人交易,故鄭一官的通事派不上用場。荷蘭占領澎湖艦隊司令雷約茲在1624年2月20日發給東印度公司總督德卡本特的信說:“等候好多時的帆船“好望号”于1月21日由日本出航,月底到達此地。……我們接納了來自日本的一名通事,雖然給予優厚待遇,但目前對我們沒有什麼用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