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和卓是乾隆皇帝平定的。大小和卓是指生活在天山南麓的維吾爾族牧民的兩個首領,和卓一般是伊斯蘭教民衆對有威望的人的尊稱,大和卓木名叫布那敦,小和卓木名叫霍集占,二人為兄弟關系。清平大小和卓之戰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天山南路)白山派首領霍集占兄弟叛亂的鬥争。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後,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釋放,并派波羅尼都招撫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和卓兄弟乘機控制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新疆莎車)等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殺死清軍副都統阿敏道,舉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發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庫車、葉爾羌、和阗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敗西逃,經蔥嶺進入巴達克山(在今阿富汗東北部),被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擒殺,叛亂遂平。大小和卓之亂的平定标志着清代中國統一戰争的完成,也是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此役之後,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代中國疆域臻于極盛。回部平定後,清廷設伊犁将軍統轄新疆各部,設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管理回部。此後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沒有發生大的動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