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的時候最開心的無疑就是博餅能夠博得一個好彩頭,一般能夠得到狀元的人都是十分幸運的了,但是卻還有着五子登科更是一級棒,你知道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嗎?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吧!
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窦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窦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
當朝太師馮道為他賦詩雲:“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三字經》有:“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後來成為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宋史·窦儀傳》記載:宋代窦禹鈞的五個兒子儀、俨、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窦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窦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五子登科又象征及第封侯,時下新版“五子登科”中“五子”則指代“妻子、兒子、房子、票子、車子”的理想生活。
十年寒窗,正是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出将如相,平步青雲。金玉滿堂中,五個嬉戲的天真幼童,或跨坐巨鯉、或執箫弄曲、或手擎荷葉……儀态各異,栩栩如生。
中國有句俗語:莫欺少年郎,五子登科之相恰如其分地喻示出收藏者大富大貴的燦爛前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