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傳承四千年的民間藝術:威風鑼鼓

傳承四千年的民間藝術:威風鑼鼓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1 08:15:27

  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民族文化,它是民間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長遠的曆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家夥”,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浮山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的。

  由鑼、鼓、铙、镲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打擊樂藝術形式是威風鑼鼓的特色,它内容豐富,形式多樣,融音樂、舞蹈、技藝于一體。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民俗學、曆史學、社會學、美學的研究中,威風鑼鼓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據說最早是在古代帝堯時期就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曆史。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堯王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去看望她們的父母時,她們所在的部落的男女老幼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人們也同樣以敲鑼打鼓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民間習俗。在臨汾地區一帶,幾乎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

  如今“威風鑼鼓”也是晉南地區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生命力最強,成為人民群衆最喜愛的一種民間敲打樂表演藝術,“威風鑼鼓”的表演,氣勢宏偉磅礴,情緒歡騰活躍,節奏起伏跌宕、铿锵有力,聲響震天撼地、雄壯動聽,表演者儀态扞勇,動作粗犷豪放,無論是聽還是看,都使人感到威武無比。其鼓聲如雷,钹音清脆,鑼鳴镗镗,威風凜凜,故得此名。它常常在春節、元宵節、喜慶豐收以及一些大型的祭祀、廟會、朝山等盛大節慶時日的場合表演。随着時代前進的步伐,威風鑼鼓已成為省内外、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内容;成為迎接賓客、舉行盛會、喜慶典禮、開工剪彩的不可缺少的一種禮樂。

  威風鑼鼓的特點:

  一、個性突出,風格獨具,富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威風鑼鼓突出表現在一個“威”字上,演奏起來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壯。曲牌結構,嚴謹流暢,悅耳動聽,雅俗共賞。樂器音域寬廣,聲若洪鐘,深沉渾厚,剛中有柔。表演擊奏多姿,形體健美,隊形變化,繁而不亂,各種技巧交替施展。在加槌櫻、钹飾和鮮豔奪目的服裝,呈現着五彩缤紛的誘人景色。

  二、生活化,通俗化,大衆化,具有時代氣息

  威風鑼鼓表現的内容,大都是借物言志,托物寄情地歌頌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群衆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流露,反映着人們的理想和追求,表現着時代精神。把群衆生活的所熟悉的聲音、景物、事象和感受到的情趣,通過藝術本能,通俗地、形象地表現出來,使其成為人民的心聲,時代的脈搏。因此,不論觀賞它、學習他,都喜歡接受。

  三、群衆性、靈活性、自娛性,生命力強,易于普及

  過去的威風鑼鼓隊,一般一、二十人多為中老年,1988年以來,表演人員成倍增加,隊伍日益擴大,連婦女、兒童都參加登場比賽演出。因此,出現了少兒威風鑼鼓隊、女子威風鑼鼓隊。這就說明了威風鑼鼓的群衆性。

  威風鑼鼓的自娛性、靈活性,具體反映在生活時間、場合和方式上。平時、節日、白天、黑夜、舞台、廣場,或靜或動,都可以演奏,當人民勞動之餘,高興的時候,随時可以把樂器拿出來,聚集在一起,自敲自樂。由于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所以在群衆當中很容易接受。

  傳承意義:

  威風鑼鼓産生于農耕時期,這種以原始崇拜為深層内核的非物質文化形态裡蘊涵着豐富的體育文化思想。古樸的器樂演奏形式使演奏者在參與過程中能夠強健筋骨;多變的表演形态能夠使參與者增強協作意識;而古代戰争的文化背景使得威風鑼鼓在表演當中也體現着鮮明的競争性;铿锵激昂的樂曲使參與者能夠陶醉其中,達到身心共愉的境界。充分發掘晉南威風鑼鼓這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所蘊涵的文化價值,并使之能夠更好地繼承和傳揚下去,有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