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抗拒,美食就不應說了,畢竟民與食為天。有這麼一句話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不分國界不在乎年紀甚至是性别,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民間故事中流傳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愛情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通俗小說家馮夢龍纂輯白話小說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傑出的短篇小說之一,其思想内容和藝術成就占據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高峰。據考證,該小說是馮夢龍根據同時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負情侬傳》改編而成的,屬明代的“拟話本”。
主要内容是:明萬曆二十年間,京師名妓杜十娘為了贖身從良,追求真愛,将自己的終身托付給太學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軟弱,自私,雖然也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又屈從于社會,家庭的禮教觀念,再加上孫富的挑唆,他最終出賣了杜十娘,釀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劇。該小說以其細膩的筆觸塑造一個執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願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藝術效果,在許多文學史上定義為反封建反禮教的愛情小說。
該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戲曲、電影,也曾被翻譯成外文,流傳到日本、歐洲等地,在國内國外都産生了很大影響。之所以如此,除了杜十娘這一悲劇人物形象感人以外,小說中的“百寶箱”這個具有多重功能和意義的意象創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對這個意象的處理,可謂匠心獨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煙花的公子哥們,由于傾家蕩産,很難歸見父母,便日積月累地積攢了一個百寶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裡,希望将來潤色郎裝,翁姑能夠體諒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緣。經過長期考驗和尋覓,她選擇了李甲,并且欲望終身托付于他,因而讓李甲四處借貸,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銀兩,完成自己從良的心願。
投奔他人從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們聽說她顧從李甲離開妓院,大家都是紛紛相送,并以資相助為盤纏将百寶箱還給于杜十娘。其實,前部分的經曆是杜十娘與李甲素不相識,李甲擔心歸家不為嚴父所容,杜十娘便與李甲泛舟吳越,徐徐圖之。
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貪慕,就乘與李甲飲酒之機,巧言離開,誘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銀兩之價把杜十娘賣給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賣弄,萬念俱灰。她假裝同意他們的交易,然後卻在正式交易之際當衆打開百寶箱,怒斥奸人和負心漢,抱箱投江而死。
美人和錢是男人的最愛,但因為被辜負,隻好一起毀滅。它們的一起隕落帶有消極而凄美的氣息。
在這個後面,顯然是有一個價值評判的,妓女是貨色的,但在人格上,她并不低賤,她是聰明而自覺的選擇自己的道路,一輩子選擇倚門賣笑的生涯相當恐怖,在張岱的《陶庵夢憶》裡寫到年老色衰的歪妓(一般妓女)僅僅幾字已是凄酸刻骨:“多五六百人,……人無正色……言笑啞啞聲中暗帶凄楚”,神女生涯原是夢,當然最好的結局是從良,但是一定要眼明心亮,一旦所托非人則贻誤終身。
她的對象小開李甲溫柔敦厚,曲意奉迎都是表面現象,那是因為他欽慕的對象是一代名妓,圖一宵之樂價格不菲,很多男人是不可得而賞,獨占花魁的心态使之有極大的滿足,可惜他也因此揮霍無度床頭金盡步入式微,(如果妓女精明如李亞仙騙了鄭元和公子立馬卷了錢跑路也好,至少有錢傍身,不至淪為貨物由人買賣),十娘反而覺得他老實可靠(說來女人真是笨)十娘錯在要贖身和他去蘇杭浮居,過過世外桃源的生活。她沒有象一般的良家婦女極力鼓勵這個小開考功名,自己順便當當诰命夫人提升社會地位,她是比較單純的,這種單純的生活理想不幸與傳統的價值觀相沖突。
文人嫖妓不是罪過,因為在唐到晚明的傳奇故事及墨客騷人的生涯裡,妓女尤其是名妓(伎)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如紅拂女、柳如是、李香君,她們與文學、雅興、國運、氣節之類的話題分不開,她們在貨色的同時也充當道德勸谕者的角色,要求文人走正統的道路:或謀功名,或取天下,或保晚節。她們一般會得以善終,因為她們的善終取決于男性的價值認同,“取之則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