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又命“舍命梆子腔”山東梆子都有哪些

又命“舍命梆子腔”山東梆子都有哪些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8 00:11:34

  說到戲劇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五大戲劇核心是以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中心,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戲劇所不被人所知,那麼今天小編就是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地方特色戲劇山東梆子文化,希望大家喜歡。

  曹州梆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作為曆史上對山東梆子的稱呼。又名高調梆子,以區别于流行在魯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調”.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征,群衆又稱“舍命梆子腔”.曆史上的曹州梆子與平調、萊蕪梆子以及蘇北、皖北的“沙河調”都有一定的血緣關系,而與豫東的“祥符調”關系則更為密切。曹州梆子東行至濟甯、汶上又稱“下路調”或者“汶上梆子”,下路調是因它由西而東的流布程序所确定的。

  曹州梆子究竟源自何處,以及它的流變過程和生成年代是不少從業人員所關注的。長期以來戲曲藝術遭受歧視,為士大夫之族所不齒,地方志中也很少記載,筆記雜着,為數寥寥。可以說,曆史上的文字記載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在研究比較的過程中就要借助有限的文字資料和參考老藝人的口述解說加以分析認識。

  (1)清人嚴長明在《秦雲撷英小譜》中說:“院本之後,演而為曼綽(注:俗稱高腔,在京師者稱京腔),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陝西人歌之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來,音皆如此,後複加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齊晉、中州,音雖遞改,不過即本土所近者少變之,是秦聲與昆曲體固同也。”(此引文是說梆子戲起源于陝西、山西,即今所說“山陝梆子”,流傳到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受當地方言的影響而起了變化,形成了不同區域的梆子腔。)

  (2)清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說:“秦腔明代已有……此調有山陝調、直隸調、山東調、河南調之分。”(此引文是說梆子戲的生成年代及其分屬。作為梆子腔系,山東與河南有明确的區分。)

  (3)齊如山在《中國戲劇源自西北》一文中說:“……梆子腔……來源于陝西的秦腔,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東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戲等等,都是由秦腔演變來的。”

  (4)範紫東在《法曲之源流》中說:“秦腔入河東,為蒲州梆子、東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北京為京梆子……越太行而入山東,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關而河南為豫西梆子、祥符調等,其流入南部者為四川梆子、雲貴梆子、江浙之南梆子等。”(範紫東先生,陝西乾縣人,是秦腔作家和戲劇評論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