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巴族,喝酒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有朋至遠方來的話,就會喝的更多,這是門巴族表達歡迎的熱情之舉。門巴族黃酒的釀造是十分特别的,味道當然也更勝一籌。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門巴族文化中了解其黃酒的釀造方法吧。
釀酒是門巴婦女的一項日常活動。
門巴族黃酒的原料是本地盛産的玉米、雞爪谷。黃酒的釀制先分别将玉米,和雞爪谷倒入大鍋裡煮。煮得完全熟爛之後,将玉米和雞爪谷放涼,曬幹。封存在密封的膠桶裡,存放時間越長,酒的味道就越醇厚。
半年到一年後,玉米和雞爪谷發酵完畢。将它們裝入竹筒,竹筒的底部有幾個小孔,釀好的酒就從這些小孔中流出。在發酵好的竹筒裡倒入冷水,流出來的便是黃酒了。
但倒入的水,亦有講究。必須是冷卻的白開水,而且一次倒入的水不能過多。水加多了,黃酒清淡如水,酒味全無。最好是慢慢注入,一次一瓢。等竹筒的水全部流出之後,再往竹筒加水。這的确需要靜靜等待的耐心。
當酒一滴一滴的從竹筒流出,我似乎看見時間在這過程中參與的細節。門巴族的待客之道,來得如此的深情。一點一滴,細微中都包含着無可言說的情意。
門巴族飲食簡介:
門巴人烹饪簡單,湯菜是主菜,湯湯水水,和單調的米飯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頗受人們青睐。湯菜中的主要佐料是豆醬,一般五口之家的半鍋湯菜中要投放80克左右的豆醬。經過發酵的豆醬成了醬泥,投入鍋中後自行分解。毫不誇張地說,門巴族烹饪技術中,遠遠不能離開豆醬的。
酥油茶每天必備,夏天還飲一種自制的酸奶。男女老少普遍嗜好飲酒。自制的青稞、大米酒多裝入大葫蘆、大竹筒裡,客人将至,男的做菜陪客,女的敬客,客人喝一口,女主人便在一旁随時添加,客人醉,被視為看得起主人,主人才高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