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誤信公孫淵 : 公孫淵的叛魏稱臣的舉止讓孫權異常自得,于是輕信公孫淵,最終孫權被公孫淵欺騙,公孫淵殺了孫權派去的使者,再一次歸降了曹魏一方。
2、與張昭較真 :孫權不聽張昭的苦心相勸,一意孤行,派遣使者去遼東,結果自取其辱。張昭一氣之下裝病在家。孫權聞知後很生氣,命人弄來泥土,将張昭家的門口堵住。雖然後來孫權親自求張昭出門,但與其前期的虛懷若谷相比,孫權變得固步自封。
3、驕奢淫逸,為所欲為:孫權到了晚年,驕奢淫逸,又好神仙術,一度遣将入海求亶州仙山,導緻吳國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由此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人民經常起義反抗。
4、殘害陸遜等良臣:孫權聽信讒言,有意廢黜新立太子孫和,陸遜屢次上疏陳述嫡庶之分,并請求到建業來面述自己的意見,孫權不但不許陸遜還都建業,還以親附太子之名處罰陸遜外甥。此外,孫權還多次派遣使者前去責罵陸遜,由此陸遜憂傷過度,含恨而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