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華民族精神财富,媽祖文化的傳播

中華民族精神财富,媽祖文化的傳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2:29:23

  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自産生以來不斷傳播發展,信衆遍布全世界各地。那麼,媽祖文化的傳播都有哪些形式呢?除了最開始的海洋信仰傳播之外,還有哪些途徑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具體了解吧。

  1、海上傳播:

  媽祖文化的傳播得益于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中國人向海洋進軍的曆史很早。曆史也充分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擁有者。遠在十世紀,中國航海者首先擁有指南針,以保證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駛,也首先發明了隔艙航舟,萬一海上遇難觸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艙,而船體的大部尚能上浮。

  但是,盡管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相當發達,由于沒有氣象預測,海上氣候變化萬千,一片小舟如滄海一粟,當狂風暴作時,在威力無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類的行為還是顯得極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靈護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2、朝廷冊封傳播:

  唐中業,玄宗以欽定形式冊封“四海龍王”,因傳說其能施風布雨,興濤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這種想象中的自然神形象醜惡,東海龍王敖廣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視為兇神,加上當時“五行五陰”之說盛行,認為“天屬陽,地屬陰,水在地上亦屬陰;男屬陽,女屬陰,水神應為女性才适合‘五行陰陽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灣出現了年輕貌美,勇于在海上冒險救人的林默,死後被人們祈奉為女海神,這是航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媽祖的出現不負衆望。自宋代開始,媽祖精神成為海上工作者的重要精神支柱。鄭和七下西洋,亦禱于祖廟,明清大量漢人向南洋群島進軍,均舟載媽祖神像以行,這說明媽祖這位“女海神”是中國傳統航海業的保護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媽祖的傳播後,發展為“媽祖會”,以宗教形式規定朝拜制度。台灣同胞家家戶戶信仰媽祖,稱為“開如媽”,海峽兩岸共同信奉媽祖的俗例一樣。故此,媽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溝通海峽兩岸,密切同胞往來的和平女神。

  3、宮廟文化傳播:

  作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蓬萊閣天後宮和登州港在媽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國與東方諸國的傳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與蓬萊閣天後宮齊名的、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娘娘廟”的長島顯應宮(廟島因此得名),在中國北方媽祖廟宇中也占有顯要“席位”。由于蓬萊與長島為中國南北和東西方水路交通樞紐,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媽祖,有船必有媽祖祈像”這種古代傳統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萊閣天後宮和廟島顯應宮所肩負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4、航運貿易傳播:

  古代登州是廣州至京津海漕運輸和朝廷與東方諸國交流的中樞,是承擔北方貿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港口,其地位遠遠高于後來的廣州、泉州、明州、揚州“四大名港”。

  首先,媽祖是海上航行的保護神,媽祖文化沿廣東、福建至京津及東北的海上漕運航線傳到渤海灣沿岸,并與地方文化相融合,與城市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媽祖文化迅速得以傳播,逐漸成為當地的民衆信仰,以緻“航海者祀之極為虔誠,一般人民亦漸信仰……天後遂成為掌司各事之神”。

  5、學術文化傳播:

  2001年天津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辦的“媽祖文化與沿海城市的興起”學術研讨會,有學者在考察媽祖文化落戶天津并對這個城市進行孕育和催生的過程後,發現其沿革軌迹是“先人後廟,以廟聚人”;接着“以廟興城,以廟興市”,形成廟旺城興的良性互動态勢。如果說天津當初是“以廟聚人”,那麼登州可以說是“以城興廟”。

  同時,媽祖文化的傳入也為登州聚集了人氣,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形成了廟與城良性互東,相得益彰的勢态。

  6、漢族民間貿易傳播:

  媽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北亞國家,最終北上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洲地區,作為我國北方沿海地區媽祖信仰與媽祖文化傳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信仰無國界,“海上女神”由蓬萊随船沿登州海道飄洋東渡,為遠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7、曆史傳播:

  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威遠号”軍艦模型。這些船模成為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曆史的重要資料。現存一批媽祖廟古建築,如福建泉州、山東、江西景德鎮、廣東澄海、貴州鎮遠和甯波慶安會館等天後宮,從廟宇結構造型到各類雕刻構件,都是極為珍貴的古代建築藝術精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