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法預知的未來,人們總是會有很多期待。而現實中好像真的存在一些能夠預示未來的人,他們的言論也成功地被驗證了。那麼,在我國曆史上,有哪些神奇的語言都被驗證了呢?一起到奇聞異事中看看吧。
預言一:《七步詩》預測到曹家被司馬懿煮湯榨汁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七步詩》,系魏晉着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通常對這首詩的理解是: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内部的殘酷鬥争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感情。
然而著名學者汪宏華撰文認為曹植恨中有親、罵中存愛,在譏諷曹丕同根相煎、兄弟相殘之前就先暗示了外部有人煽風點火以漁利,預示曹家被司馬家族所取代。
汪宏華認為:如果曹丕局限于“相煎何急”的唾罵聲,就他的脾氣早就把曹植就地正法,至少來個借刀殺人,絕不會給曹植壽終正寝的機會(曹植最終比曹丕晚去世6年)。
那麼其原因是什麼呢?還得從詩中重新理解:豆與萁作為同根生的植物的組成部分,原本有着共同奔赴的繁衍、繁盛的生命目标,但卻有人蓄謀用豆萁做燃料,将豆子煮湯榨汁,當成果腹美食。
尤為可怕的是,這一真相目前還隻有豆子知曉,獨自哭泣,豆萁依舊冥頑不化,繼續接受着别人煽風點火,自相滅亡。而這裡豆子并非隻是擔心自個兒被吃掉而傷心,豆子的悲劇實是整棵豆,甚至整個豆類的悲劇,這整棵豆、整個豆類代表的是曹氏家族,而不是曹丕、曹植個人!
曹丕也不是凡人,很快就讀懂了同胞兄弟的良苦用心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和私密性,佯裝“深有慚色”。那麼,曹植所說的外部漁利者又是誰呢?他就是曹操生前就斷言“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的大大陰謀家司馬懿!
世上最荒唐也最無奈的事情就是明知某個人不可信,卻不得不用,曹操如此,曹丕亦然,他們都必須倚靠司馬懿的超能對抗更外部的敵人,包括西蜀諸葛亮、東吳孫權等。于是曹操就自欺欺人将他當作托孤重臣傳給了曹丕,曹丕又擊鼓傳花傳給了曹叡、曹芳……直到有一天,真正“三馬同槽”,真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終曹魏被西晉所取代。
心量有多小,道路就有多窄,曹植的擔憂也就在延緩一些年歲之後,一谶成真了,曹家終被司馬氏烹煮取汁。司馬懿才是詩中真正的燒萁火者和喝豆汁者!
預言二:花蕊夫人預知宋太祖之死
花蕊夫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王孟昶的寵妃,歌伎出身,是中國曆史上着名的絕世美人、女詩人、女才人。蘇轼對花蕊夫人有詩雲:“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兵滅蜀,孟昶與花蕊夫人等被押赴汴梁。趙匡胤因迷戀花蕊夫人美色與才華氣骨而設計毒死孟昶後,正式占有了她,不久封她為貴妃。後來,花蕊夫人因介于宋廷權力之争,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太祖弟弟光義的利益,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亂中一箭射死。太祖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
幾年之後的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途中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隔日清晨暴死,時年才49歲。趙匡胤實則為其帝趙光義所謀殺,趙光義以一種卑鄙的辦法成功篡位,這就是曆史典故“燭影斧聲”的來曆說法。
其實這一切,花蕊夫人早有暗示!她在被宋太祖收納為妃的房間裡挂了一幅男子畫像,手裡挽着弓,說是送子神仙張仙的畫像。事實上,她是想暗示趙匡胤,自己将會被這把弓箭射死,而這個人将會弑君。可是,女人心,海底針,趙匡胤打死也聽不懂啊。然而一切都應驗了。不過,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在不久之後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