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我們當年寒窗苦讀十二載,就是為了上大學,我們對自己的學習要有足夠的重視。
有人說,在大學裡,你的期末成績很要,是由考試前的最後2周決定的,但是你與其他人的差距則是由另外的17周決定的。還有的人說你交的朋友很重要。對此,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和大家說一說。
有一句話老話——“朋友多路好走”,在大學我們要交幾個交心的朋友。在大一的時候,可以多參加幾個不同的校級部門,多認識不同專業的朋友,因為你會發現,一個人眼中的世界是狹隘的,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
事實上,我們畢業以後出去社會中總會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人有着學習、思維、邏輯等方面的碰撞,或許我們可以把大學裡真正的朋友當成一面鏡子,提前從他們的眼睛裡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影子。
在對待自己真心的朋友面前,我們總會坦誠相待,放下自己平日裡僞裝的面具,真正地展現出自己的真性情,從而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魅力或者醜陋。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當局者迷”的迷潭裡,找不到自我,這個時候真正的朋友往往會成為你的鏡子,讓你看清楚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改正,及時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己不能給自己梳妝,但是我們可以從朋友的眼睛裡看見自己,從而梳妝自己的外貌、為人等等。
上了大學,我們會慶幸終于逃離了家人老師的束縛,有了足夠的自由。
然而,我們也無法避兔失去了被人管着的“自覺”,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清楚的明白,成績好不好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每天堅持鍛煉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談戀愛還是宅在宿舍煲劇打機也是你自己—個人的事……學裡很多事情都是你一個人的事。
在這些事情面前,你需要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你今天有認為比上課還要更重要有意義的事情去做,那麼你逃課去做是你自己的選擇,不要因為旁人的三言兩語就受到影響。還有,我們要試着選擇一條合适自己的路。
可能很多人會普遍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能夠按時畢業、或者如果足夠努力優秀的話,還可以獲得很多榮譽證書、英語四六級證、普通話等級證等可以為自己求職面試加分的證明。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把這些想法放在一邊,試着重新認識自己,真正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選擇一條自己的路,并集中精力地走下去,你會發現,在大學,除了可以按時獲得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等等,你還可以更早地認識好自己,并且走向未來的道路會更加通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