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悅
影片《楚門的世界》,豆瓣電影排行榜“TOP250”之一,作為一部經典且值得多次觀看的影片,閃光之處不僅在于劇情中的故事,還在于思想的火花與劇情相碰撞所誕生的反思與啟示。
《楚門的世界》從劇情來看,并不是一部太難理解的影片,主角楚門生活在他人安排的世界中,身邊皆是安排好的群演,看似是在講身在牢籠裡的人,如何克服一切掙脫牢籠的故事。
《楚門的世界》劇照
很多人說,楚門的世界,你我皆楚門。因為從劇情的故事中聯系到當今的生活,二者之間會有衆多的共通之處,所以楚門的世界也可以看成我們生活的世界,那個世界的楚門也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當然,這是一種解讀的思路,但或許并不完全,影片中楚門的牢籠真的是由他人設置的嗎,弄清楚這一點,可能會對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這部影片大有裨益。
心的自由,不束縛于外界的牢籠在影片中,楚門身邊的一切都是導演安排好的演員,也就是身邊的親人、愛人與朋友都是群演,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大型攝影棚,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全球24小時直播的真人秀,就像導演克裡斯托弗說的:
“這節目沒有劇本,沒有提示卡,未必是傑作,但如假包換,是一個人一生的真實記錄。”
對于楚門來說,尤其是得知真相之後的楚門,這個世界于他而言就是一個牢籠,他就像這個牢籠裡的小醜,群演配合他,外面的觀衆看着他,沒有自由,也感受不到真實的存在,但束縛他的真的隻是影片中導演安排的那個虛拟的世界嗎?
《楚門的世界》劇照
從表象來看,确實是這樣,不要說安排在他身邊的人,單純大型的攝影棚構造的世界,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牢籠。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生活,他對明天的向往,對未來的渴望,以及理想、愛情、友情都隻能在這個虛拟的世界中孕育,最終也隻能從這裡終止,他覺得不僅身體,連靈魂與内心都被這個世界束縛了。
但仔細想想,似乎又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他人的安排,又怎能影響到一個人的内心,誠然,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束縛,畢竟無法離開那個世界,但心如果沒有被束縛住的話,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一樣,身處于肖申克監獄中,他整個人始終是自由的,自由不是一種外在絕對的表現形式,而是内心深處的一種感受與體驗。
就像在現實生活中,身邊人的言語,行為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困擾,也可能會對我們帶來一定的束縛,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在意身邊的這些人,如果不在意的話,是不是這種束縛根本就不存在。
影片中的群演,同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當然我們可以說二者之間的狀态不一樣,想法不同,但是他們生活的就是很快樂,至少沒有感覺到被攝影棚一般的世界所拘束。可以說他們沒有過多的追求,但也可以說,他們更在意自己的生活,當好群演,這是工作,是生活,也是未來。
《楚門的世界》劇照
而楚門呢?他其實也可以這樣,尤其是當他踏上那一道通向外界唯一的樓梯時,導演給予了楚門留下來的理由,這裡與外面的世界區别不大,甚至于比外面更舒适,你在這裡是全世界的巨星,而且此時得知真相的楚門,生活在這裡已經不存在被欺騙的事實,可是他仍舊選擇離開這裡,這就說明,即便世界對他有束縛,但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因素,還有比世界對他影響更大的束縛與牢籠。
自我的束縛,才是最大的牢籠楚門離開這個世界,可以理解為追求自由,絕對的自由,可以理解為,追求真實,不存在演戲的真實,也可以理解為追求未知的美,畢竟當前的世界已經多是已知的事情,要是再浪漫一些,還可以理解為追求愛情,去尋找在外面那個世界他最愛的那個女人——施維亞,但或許更重的是在他看來,生活在這個世界裡,有一些拘束是無法擺脫的,尤其是内心的。
《楚門的世界》劇照
楚門渴望真實,真實的鄰居,真實的朋友,真實的情感,從中不僅能獲取情感的滿足,還能夠證實自己真實的存在,為何這麼理解,原因并不複雜,就拿鄰居來說,真實的鄰居與楚門的世界中的鄰居有什麼不同嗎,鄰居如果不賦予其他自身的情感外,那隻是一個住在身邊的人,這個人是否真實,都不能摒除鄰居本身這個事實,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兩者的不同,有時并不在于我們心中已經得到的事實,而在于我們不能從鄰居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饋,這種回饋,不一定非要是友好的,但我們需要知道這是真實的。
也就是說,不考慮特定的回饋外,鄰居本身并沒有什麼不同,為何摻雜了回饋這個因素,一切就不同了,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我們認為是真實的答案,這種真實不在于鄰居如何表達,而在于我們如何理解。
而對于楚門來說,他已經認為鄰居是假的,那麼無論對方給予他什麼樣的回饋,他都不會認為是真實的,這個問題出現是在鄰居身上,還是出現在楚門的身上,如果不逃避問題的話,問題關鍵在于後者,這才是真正困擾他的牢籠,這個牢籠就是心在告訴他,身邊的一切都是虛假的。
《楚門的世界》劇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我們更在意的是身邊的人,我們眼光注視的并不是自己,然而正常的生活并不應該活在他人的世界裡。也就是說,如果楚門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身邊的人與世界,對他的影響并不會有多大,因為身邊人真與假,并不重要,自己是真的就好,與他們的感情也是如此,感情本身需要兩者存在,但對于發出者而言,我們能确定的也隻有自己發出的感情是否是真摯的,就像愛一個人,愛的意義不在于對方的回饋,即便對方給予回饋,但是否真實你也無法确定,所以愛,隻在于你有多麼的熱愛。
我們之所以對這部影片有感觸,可能是我們自身也存有這種問題,我們需要用他人的回饋來證實自己需要的東西——認可、存在、真實以及對與錯,所以說一旦對方是虛假的,我們自然不會得到能讓自己相信的回饋。簡單來說,可能形式不一樣,但實際上,這種狀态仍舊是我們生活在别人的眼中,一旦他人不真實,我們就無法感受到自己的真實,如果說楚門的世界有牢籠的話,對于楚門而言,牢籠不單純是那個虛拟的世界,而是内心對回饋的渴望、渴望從他人眼中加以驗證内心所想,對外界的每一絲關注,每一份在意,都成為了編織内心牢籠的麻繩,由此這個牢籠自己很難解開,而選擇脫離這個世界,所有的束縛會以最快的速度消失。
内心無牢籠,世界無楚門我們有時會感覺生活的很累,我們有時又會從一些莫名其妙的沉重感中得到滿足,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費爾明娜·達薩的婚後生活一樣,她感覺生活的很累,很沉重,但卻也很滿足,因為她在乎的是他人的眼光,準确來說,是想活成他人眼中高雅華貴的夫人,她的一切滿足并不來源于自己每日的生活,而在于他人的尊重與恭維,與此類似,《月亮與六便士》中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夫人艾米也是這樣的存在,丈夫莫名的離去,她所真正在意的不是婚姻的走向,也并非孩子的未來,而是這件事情會讓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她刻意交往的文藝圈裡的人,如何看待她,最終她明知道丈夫的離去僅是為了追求畫畫的理想,還是刻意營造出他與法國舞蹈家私奔的事實,這樣的生活就如同楚門的生活。
《楚門的世界》劇照
也許大家會有疑問,上面的例子與楚門的生活毫無相似之處,又怎能說成是同樣的生活呢,可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楚門之所以要離去以及對虛拟世界的厭惡,不僅僅是來源于曾經欺騙的事實,還在于他無法從身邊的一切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饋,比如證實自己的存在,比如确認情感交往的真假,而這些的本質都是因為楚門并沒有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是更在意身邊的人或事物。
既然如此,那麼楚門與上面的兩個例子也就沒有太大的區别了,都是在内心的束縛下,活在了他人的世界中。
畢竟真與假其實都是一種事實,這都是真實的,但與自己的生活關系并不大,在生活中當前的一切究竟幾分真,幾分假,我們也并不确定,看到的未必是真的,聽到的也未必是真的,真與假會有兩種判定的方式,一種是我們認為的,一種是當事人心中實際的,對此有些人會在意前者,有些人會在意後者,有些人可能兩者都在乎,隻是輕重不同,但不管是哪種,活的都很累,因為自己活在了心中的牢籠中。
《楚門的世界》劇照
但實際上,過我們自己的生活,有必要在意他人的真假嗎,即便在意,可也是我們無法決定的,最終的結果隻能讓我們生活的越來越沉重,反而不如簡單的過好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是真的,就足夠了,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也不用去驗證它,往往結局無論是喜是悲,可能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活在他人的眼中,并不能完成自身生命的價值,活在他人的眼中,也不能得到源于自身的快樂,生活可能是在演戲,但感情的真假各在人心,心中對外界沒有需求,内心對自己就不會有束縛。
所以嘛,如果内心沒有拘束的牢籠,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楚門。
卿心君悅,頭條原創作者,高級心理健康指導師,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