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皓作為三國時期蜀國的宦官,他十分的擅長拍馬屁,為取得劉禅的歡心,他玩弄權術,不擇手段,起初他對劉禅百依百順,這使劉禅有一種做皇帝的滿足與快樂,也加快了蜀國的滅亡。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就蜀漢的政治腐朽而言,黃皓僅是其中一分子,他罪責難逃,但說他是罪魁禍首,則又顯然是不公允的。恰恰是在朝諸公容身自保,不進正言的狀況,為黃皓的售奸創造了大好條件。至于“民皆菜色”,恐怕極難叫黃皓負責。看看一組數字就可以明白了。蜀漢晚年,隻有28萬戶,94萬人,帶甲将士卻有10萬2千,供奔走驅使的吏也有4萬人。平均不到三戶要負擔一個兵,七戶要負擔一個吏,大群官吏的揮霍浪費也落在他們的頭上,更不要說頻年出動的臨時性攤派了,豈能不“民皆菜色”呢。蜀漢初年決不是這樣的,《後漢書·郡國志》載,東漢後期,巴蜀有117萬5千餘戶,522萬4千餘人,漢末戰亂,由于地理因素,這裡未遭破壞,中原大批人戶流入益州,所以龐統說:“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
在對姜維的回應中劉禅說還談着黃皓不過是“小人”、“不過是吃個飯的”,可見他并非寵信黃皓,劉禅讓黃皓掌有一定權力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遏制住以姜維為首的勞民傷财的北伐勢力。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覺得黃皓比較聽話,這是每個領導都喜歡的。
據說在公元236年的夏天,劉禅見國家太平無事,就外出觀賞風光,流連忘返,110多天以後才滿意而歸。這時劉禅有一種感覺;自己已長大了,能有自己的思想了,因此他也開始嫌自己的宮廷樂隊不夠氣派,後宮的宮女嫔妃也不盡如人意。因此,下令選擇美女,充實後宮,劉禅的計劃遭到老臣董允的反對,董允敢于直言勸谏,他說,曆代帝王都是因為耽于聲色而使國滅人亡,隻有居安思危,有卧薪嘗膽之志,方能在艱險之中做出大事業,實現先帝的願望。劉禅對這些老臣的直言勸谏很不高興。就在此時,宦官黃皓逐漸取得他的信任。使本來對軍國大事就不懂不通的劉禅,更加昏愦軟弱無能,不理朝政。黃皓善于投皇帝所好,為取得劉禅的歡心,他玩弄權術,不擇手段,起初他對劉禅百依百順,這使劉禅有一種做皇帝的滿足與快樂,但蔣琬、費袆去世之前,黃皓一直未被重用。董允死後,黃皓同侍中陳祗相勾結,開始參與政事。黃皓升遷為中常侍、奉車都尉。中常侍是皇帝的侍從,傳達皇帝诏令,掌理文書,奉車都尉掌陪皇帝乘車輿。黃皓身兼二職,出則奉車,入則侍奉左右,成為皇帝的親信。到258年,他完全控制了朝政。
劉禅的兄弟劉永,對黃皓得勢非常不滿,黃皓就經常在劉禅面前說劉永的壞話,最後劉禅就把劉永放到外地去作官。姜維是諸葛亮軍事方面的繼承人,他也無法忍受劉禅對黃皓的越來越信任,他向劉禅秘密進言說:“曆史上宦官權重以緻亡國的事例并非罕見,陛下如此重用小人黃皓,國家将要敗壞在他手裡,應該把他殺掉以正視聽”。劉禅不同意,他說:“黃皓算得了什麼?隻不過是一個供人驅使的小臣罷了。過去董允恨他,當面怒斥他,我就感奇怪。今天你又何必再介意于他呢?”姜維見黃皓在朝中和宮中的黨羽越來越多,劉禅又如此昏庸愚昧,自己在蜀漢内部又沒有根基,心中有些疑懼,擔心被害,便請求領兵外出,經常屯駐沓中(今青海東南境),不敢回成都了。
開始的時候,黃皓對劉禅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當黃皓的勢力越來越大,劉禅對他越來越信任時,劉禅對他也就言聽計從了。正當此時,魏國正整肅兵馬,伺機滅蜀攻吳,統一天下。公元262年,司馬昭任鐘會為鎮西将軍都督關中,準備伐蜀,姜維上表劉禅說:“聽說鐘會治兵關中,圖謀進取蜀漢,應派張翼、廖化率軍分别護守安陽關口(即陽平關)和陰平的橋頭(今甘肅文縣北),以防魏軍。”劉禅同黃皓商量這件事。黃皓早就痛恨姜維,正想找機會報複,奪其兵權,就對劉禅說:“姜維恃功自傲。總想在戰争中顯示才華,而不為陛下的江山着想。這次他是制造戰争氣氛,想讓您準許多備戰出征啊!”然後又帶劉禅去求神問蔔,結果果真應驗了黃皓的話:魏軍不會進攻蜀國。劉禅聽信了他的話,就把姜維反映的情況和建議擱置一邊,沒有告知群臣,自己反而在宮中仍舊花天酒地,歌舞笙蕭,日夜玩樂,最終迎來了亡國的命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