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劉惟真)涼爽的秋風拂起陣陣稻香,讓遊客眼前的風景瞬間立體,也為小站鎮會館村的村民送來了收獲的訊息。
從瞭望塔俯瞰,一側是稻浪翻滾、滿目金黃的小站稻會館村種植核心區;另一側,一幅由五種彩色稻谷種植而成的巨型稻田畫徐徐鋪展,開闊而壯麗。
小站鎮會館村内,稻田畫徐徐鋪展(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帥 攝
“天氣一暖,我們就開始共同設計栽種、精心養護這片畫中稻田。畫卷展開的時候,也正是水稻收獲的時節。”年已七旬的會館村村民郝文成說,自己幾乎每天都要圍着田間棧道走上一圈,“看看豐碩的稻谷,心情别提多舒暢了。”
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是小站稻的發源地,然而後來由于滋養村莊的水流枯竭,小站稻田裡隻好改種起玉米、高粱。
為了利用閑置耕地、再現稻種景象,2017年,村裡決心重新試種小站稻。小站稻的“複活”離不開生态環境的改善提升。就在複種這一年,天津作出“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要嚴格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形成綠色森林屏障”的決策部署。一年後,天津正式劃定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态屏障區,開展水生态環境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小站田園生态區成了“綠屏”内的特色闆塊。
水源調度促補水,屏障區水資源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積極存蓄雨洪水、再生水,保障區域優質小站稻種植、優質農業及産業園區綠色發展;實施馬廠減河等水生态治理工程,有效改善河道水環境、美化兩岸景觀……
圖為小站鎮的片片稻田(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帥 攝
既要種得出,更要傳得遠。近年來,天津推出《天津小站稻産業振興規劃(2018-2022年)》,深入挖掘小站稻品種價值、生态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小站稻的“源、魂、種”上下功夫,進一步帶動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
與天津農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等單位深入合作,不斷提升育種水平;擴大小站稻種植規模,新建研發和加工中心;建設小站稻作展覽館,盤活和提升現有文旅資源……如今,具有曆史文化底蘊的“稻米之鄉”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幾年,會館村還探索起稻蟹混養新模式。臨近十月,水稻不僅将迎豐收,田埂間的河蟹也個個肥美。
“能搶到小站稻田裡的螃蟹可不是件容易事嘞!”郝文成驕傲地說,每年秋日,村民養的蟹都是供不應求,豐收季更成了會館村的“打卡”旺季,總有不少遊客“聞香”而來。
會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加林說,節假日裡,小站稻會館村種植核心區日均接待遊客6000餘人,不少遊客在這裡做直播、記錄美景,向更多網友講述小站稻作文化。
遊客在會館村内遊覽。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重新種植小站稻後,村民的米袋子、錢袋子都鼓起來了,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從2.3萬元提升到了2.8萬元。”鄭加林笑着說,眼下村裡還在謀劃開設一批農家院,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稻浪、聽蛙聲,感受質樸的農家生活,“未來的日子肯定會更紅火!”
會館村的轉型之變是小站稻産業振興、津城農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目前,津南區小站稻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稻蟹混養面積2.4萬餘畝,下月預計能收獲小站稻6200萬斤。
“未來我們還要不斷推動綠色、生态化種植,提升稻谷品質,擦亮小站稻源産地招牌,打響小站稻作文化品牌,讓遊客在遊玩體驗中品味稻耕文化裡的鄉愁。”天津市津南區區長楊灏說。
稻穗随風輕舞,遊人穿梭其間。走在田埂邊,郝文成的身影也像融入了百年稻耕的畫卷。“今年氣候正好,一定會是個豐收年。”他的話語中充滿期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