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裡的核心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了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河南墜子文化中河南墜子有哪些名家,希望大家喜歡。
在河南墜子的演唱者中,河南本土的名家很多,其中趙铮和劉宗琴同為大師級人物,但兩人的風格截然不同。趙铮出身于書香門第,在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
1、趙铮
趙铮(1925、3月—2006、12月),女,原名趙淑君,趙沨(詳見前文)胞妹。祖籍今項城市範集鄉小王莊,出生于開封,就讀于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51年春節,河南籍詩人徐玉諾看過趙铮演出的河南墜子《摘棉花》後,找到她說:“趙铮,你唱的墜子,聽起來像喬清秀的唱調,可又不是,你把它改動了、豐富了,這就對了。不能停留在學誰像誰,那是繼承。要有發展就要有自己的創造,要走自己的路。”
在徐玉諾的點撥下,趙铮對《摘棉花》進行了反複揣摩,進行了創新。趙铮是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趙派墜子宗師,享受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曾任河南省第一、第六屆委員,民盟河南省委七屆委員,民盟河南省文藝界支部主任委員、民盟河南省婦女委員會第六至八屆主任,第四屆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河南墜子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2、劉宗琴
劉宗琴是登封大冶鎮人,12歲拜河南墜子藝人劉魁為師,學會了幾部大書。14歲獨闖江湖,在西安、寶雞站棚演唱,嶄露頭角。西安的劉喜祿,又教會她《響馬傳》、《西涼國找父》等長篇書目,1946年她重返河南。劉宗琴用“中路河南墜子”、“喬派河南墜子”、“河洛大鼓”三種不同風格的唱腔巧妙融會,把謝惱、羞、煩、躁、刁、惡、毒的複雜心理表現得淋漓盡緻。
劉宗琴的書迷遍布城鄉。有一次在密縣(今新密市)一村莊演出,鄰村十幾裡外的農民手舉火把陸續擁向書場。擁擠中一姓丁的老人不慎失足跌進山溝腿骨摔折,村民忙找來門闆要送他去醫院,老人說:“不去醫院,我要聽劉宗琴說書。”衆人隻得把他擡進書場。耳聽墜琴高奏,簡闆連擊,劉宗琴粗犷豪放的演唱,丁老漢早忘了疼痛,直到書盡散場,他才去了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