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着名評彈表演藝術家:蔣月泉簡介

着名評彈表演藝術家:蔣月泉簡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19 09:22:43

  評彈起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鄉——蘇州,流行于富饒美麗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蘇州地區已經有說書活動。光緒年間,蘇州評彈發展史中的“後四名家”。這四名家中,三家為彈詞藝人,他們使蘇州彈詞确立了自己的藝術體制那麼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評彈表演藝術家:蔣月泉,希望大家喜歡。

  蔣月泉,男,江蘇蘇州人。着名評彈表演藝術家。1917年12月4日(農曆十月廿)出生于上海。

  1935年拜師學藝。後在江浙一帶演出。建國後,曆任上海市人民評彈團副團長、藝術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曲藝協會第二、三屆副會長和上海分會副會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

  先後師從張雲亭、周玉泉。1936年向張雲庭學唱《玉蜻蜓》,1941年向周玉泉學唱《文武香球》,當時有人贊他的演出“說噱得雲庭之妙,彈唱有玉泉之神”。借鑒京劇發聲方法,在“周調”和“俞調”的基礎上他創造發展了旋律優美、韻味醇厚的“蔣調”,成為評彈曲調中傳唱最廣,影響最大的彈詞流派唱腔。

  蔣派藝術魅力無窮,他說書官正,章法正謹,說表細緻清脫,語言高雅凝練、幽默含蓄,表演潇灑傳神,彈唱悅耳動聽、聲情并茂,後期更進入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成為書壇上最負盛名的大家,蔣派藝術也成為評彈中最重要的流派,他早年多次來沙溪說書,擁有很多忠實聽衆。

  1944年—1947年(27歲—30歲)

  開始跑碼頭,在無錫演出時,道中姚蔭梅路過借宿在他演出的書場裡。兩人秉燭夜談,姚蔭梅一針見血地說:“你現在是小人穿件大衣服,和你名氣不符。”蔣月泉想起茶會上也有道中說:“搭蔣月泉敵檔隻要頂俚十隻開篇,十隻開篇過後俚就漂脫哉!”蔣月泉明白,說書主要是說表,說、噱、彈、唱,唱為最次。要成為響檔,說表是最重要的。說書先生總要到小碼頭各書場摔打出來。蔣月泉明白自己是唱成蔣調,唱成響檔的。不經過跑碼頭,終難成真正的響檔。就決定放棄上海舒适的環境,和曹漢昌、潘伯英等越檔演出,在經過江浙碼頭幾年的不斷實踐後,蔣月泉終成一位說、噱、彈、唱俱佳的真正的大響檔。

  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曾任副團長。

  他随團深入安徽治淮工地,參加了中篇彈詞《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演出。1953年參加赴朝慰問團。他與彈詞作家陳靈犀一起對傳統長篇《玉蜻蜓》和《白蛇傳》進行了整理加工。他演出的中篇《王孝和》、《林沖》、《劉胡蘭》、《王佐斷臂》、《廳堂奪子》、《人強馬壯》等深為聽客喜愛。

  蔣月泉的書藝精湛,台風嚴謹,說表清脫,含蓄幽默,刻畫描繪真切細緻。所演現代書目,在表現人物方面更顯功力不凡。他還培養了王柏蔭、潘聞蔭、蘇毓蔭、華國蔭、蔣培森、秦建國等一大批有影響的“蔣調”接班人。

  2001年08月29日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4歲。

  【結束語】蔣月泉的弟子、上海評彈團團長秦建國說,老師生前說,他的音色并不是完美的,于是琢磨如何揚長避短,慢慢摸索出了音色與三弦的關系,形成了“蔣調”流派。“蔣老師三弦不換破背皮,對評彈後人是一個啟迪,就是要用心去感悟自己的唱腔與伴器的關系,而不是傻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