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劇界,茅威濤也許可以算是當今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了,它繼承了尹桂芳的唱腔,在藝術上認真,勇于探究的精神。她擁有難得的自信與驕傲,以創“茅派”為自我追求目标。在越劇文化中,茅威濤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茅威濤,女,生于1962年8月8日,祖籍浙江桐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會長,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着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她17歲從藝,高中畢業後于1979年考入桐鄉縣越劇團,登台演出後劇團送她到浙江藝術學校進修,回團後挑起大梁。
因到上海演出《賣油郎獨占花魁女》,得尹桂芳、尹小芳賞識,乃成尹桂芳的第三代弟子。一直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台柱小生。1986年加入黨。1995年由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号。1997年當選為中國文聯委員。1991年9月始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副團長,1999年任團長至今。2015年7月,當選第八屆中國劇協副會長。
藝術風格
其藝技得尹桂芳親自教誨與指點,并得尹派第一、二代傳人尹小芳、宋普南的悉心教授與幫助,以其勤奮的敬業精神而成為尹派又一代傳人之中的佼佼者。
她的扮相俊美、氣度非凡;其表演高雅脫俗、潇灑飄逸,表演細膩深刻、含蓄深入、善于創造人物,且能汲取京、昆、川等劇種表演手段,為己所用,融内心體驗與程式化體現為一體,使之角色的創造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她的唱腔師承尹派,吐字清晰、行腔流暢、音色圓潤、氣韻悠揚,又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有所發展,唱做念扮皆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在繼承中有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色,被稱為“茅腔”。
演唱在為傳統越劇觀衆接受的同時也為廣大現代觀衆所喜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用現代意識觀照曆史人物,賦予越劇小生以新的深度和魅力。在國内外都擁有衆多茅迷,為之傾倒。大江南北還自發成立“茅迷協會”,出現對越劇演員最廣泛的“追星族”。
主要作品
從藝20多年來,在舞台上塑造了衆多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
經典折子戲:
《孔雀東南飛·惜别離》飾焦仲卿、《沙漠王子·算命》飾羅蘭、《桃花扇·香祭》飾侯朝宗、94年《蓦然又回首》個人專場、《浪子成龍·雪地》飾韋英
經典劇目:
《五女拜壽》飾鄒士龍(攝成電影)
《西廂記》茅威濤飾張生,顔佳飾崔莺莺、《漢宮怨》飾劉詢、《何文秀》飾何文秀、《胭脂》飾吳南岱、《唐伯虎落第》飾唐伯虎(攝成電影)、《大觀園》飾賈寶玉、《西廂記》飾張珙(攝成電影)、《陸遊與唐琬》飾陸遊(攝成電影)、《寒情》飾荊柯、《孔乙己》飾孔乙己(攝成電視劇)、《藏書之家》飾範容、新版《梁山伯與祝英台》飾梁山伯(攝成電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