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些太後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敵的權力,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女強人”,她們有的為了輔佐幼主盡心竭力,甚至親自上陣垂簾聽政,但也有的揮霍權力以滿一己之私,以至禍國殃民,但不管後世評判她們功過幾何,她們都在史書中留下了傳奇的一筆。那麼就讓民族文化為你介紹,東晉崇德太後褚蒜子。
東晉崇德太後——康獻皇後褚蒜子
褚蒜子(324年—384年),晉康帝司馬嶽的皇後。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天生麗質,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養,從小就見識開闊,氣度寬宏。
褚蒜子十餘歲便被選為琅琊王司馬嶽的妃子。司馬嶽即位,是為晉康帝。時年二十歲的褚蒜子成為了皇後。此後,她曾三度臨朝,扶立了六位皇帝,臨朝稱制總共約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褚蒜子于顯陽殿崩逝,享年六十一,谥号康獻皇後。
建元元年(343年)九月,褚蒜子為晉康帝生下皇子司馬聃。建元二年(344年)九月,晉康帝去世,年僅兩歲的司馬聃即位,是為晉穆帝,褚蒜子晉升為皇太後,當時晉穆帝年幼無法執掌國政,因此在朝臣的要求之下,暫由褚蒜子垂簾聽政。
升平元年(357年)春正月,晉穆帝司馬聃已15歲,褚太後提出歸政給穆帝。升平五年(361年)夏五月,晉穆帝暴病而死。年僅19歲。穆帝死後沒有兒子,便迎立成帝的長子琅玡王司馬丕即位,為晉哀帝。
誰知哀帝是個糊塗的皇帝,他對政事不感興趣,卻方士,成天不吃飯,隻吃金石藥餌。因而年紀輕輕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見好轉。大臣們隻好再次請出褚太後臨朝攝政。
興甯三年(365年),哀帝死去,因無子嗣,褚太後立哀帝之弟琅玡王司馬奕為帝,自己則繼續聽政。鹹安元年(371年)十一月,桓溫親自趕赴建康,暗示褚太後,請廢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丞相司馬昱,即位後稱晉簡文帝。此後褚太後無須臨朝聽政,遂被尊為崇德太後,移居崇德宮。
鹹安二年(372年),簡文帝去世,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晉孝武帝。孝武帝年幼,桓溫又去世,于是群臣便上奏請褚太後再度臨朝聽政。太元元年(376年),因孝武帝已經成年,褚太後便下诏還政于孝武帝,複稱崇德太後。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後在顯陽殿去世,終年六十一歲。
後世評價褚太後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她三度臨朝,扶立了六位皇帝,期間為了平衡朝中的政治勢力,使晉王朝有足夠的力量去對付北方敵人,付出了許多心血,是我國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