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是廣東、福建,台灣等省漢族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今天要介紹的惠東客家民居大多屬山區,當地有七八種方言,客家方言最具影響力。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的民居特點和民俗風情吧。
民居特點:
在惠東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有不少著名的古民居或古圍屋,其中有多祝皇思揚古民居、白花田洋村的“原田新居”圍垅屋、田坑古城、白花蘇茅籠古民居、吉隆平政村四角樓等。
其中田坑古城位于南山腳下的田坑村,是一個有明顯客家特色的建築群體,占地1.2萬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初,内有20多座四合院式民宅和衆多房屋組成的“城”,整座城布局嚴謹、錯落有緻,全城僅在東面設一大門出入,四周用青磚或三合土築起高大堅固的城牆,上有七個高大的角樓組成“七星伴月”,城裡有400多個房廳,能住100多戶700多人。
民俗風情:
惠東客家人仍然沿襲上輩人的風俗習慣,一日三餐,飯桌上擺的多是鹹菜杠菜,紅燒肉或白煮肉是稀罕菜,白切雞敬來客者,叫“無雞不排場”。孩子生日讓他(她)記農曆(陰曆)而不記新曆(公曆)。
感冒時不喜歡看醫生,而用挾痧(刮痧)或在山上摘中草藥煮水沖涼或用其熱水氣悶半小時,病即退去。客家人遷居如手頭不寬裕或沒時間請客,就“借住”,先搬進去住下來後再請客,舉行落新屋儀式。
喜歡說“四句”,如“帶來子孫千千萬,帶來銀錢萬萬千”類似的吉利話。女孩子從幼年時習慣湊在一起學唱“行嫁歌(出嫁)”,行嫁時越會哭,妹家就越興旺,這是客家人“嫁妹子”的習俗。
客家人有句俗話經常挂在嘴裡,即“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意警告那些不孝子孫,讓他們要孝敬父母。
樸素勤勞的惠東客家人,用唱山歌來消除勞動疲勞,山歌内容有愛情山歌和勞動山歌,建國後還有歌頌我黨的山歌。有句俗話說:平山亞妹好插花、多祝亞妹好挾痧。平山亞妹愛漂亮,發髻上經常插着鮮菊花、米碎蘭、玉蘭花、玫瑰花、茉莉花、雞爪蘭等,而多祝亞妹有病沒病也在鼻梁上、脖子上挾上一條條紅色痧印,顯得其妩媚嬌嗲,喜歡平山亞妹的唱贊揚歌,喜歡多祝亞妹的唱憐愛歌。
此外,還有比喻歌、逗樂歌,如逗樂歌:“想妹想到發癫狂,神龛撈過(以為)妹眠床,攬等(抱住)觀音斟下嘬(親一下嘴),一廳佛祖笑斷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