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有文可考:自明代以來大平調的發展曆程

有文可考:自明代以來大平調的發展曆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1 14:25:51

  這期大平調文化帶來的是它的發展曆程。當時的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繼續來看看吧!

  可能感興趣》》大平調傳統曲目大全,共計六百餘出

  發展曆程

  大平調的曆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于文革中毀壞。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随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嶽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等。

  “大油梆”有近500年的發展曆程,在山東紮根,成為獨立劇種也有二百來年了。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平調、高調(山東梆子)、越調都曾流行于河南。

  當時的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到了1870年以後,一些原來唱高調梆子的演員也改唱平調,有的高調、平調合班演出。

  平調流行的地區是比較廣的,曆史上有“平調的‘揚腔’和‘讴嗓’,五省八州唱得響”之說。所謂“五省”,是指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八州”指的是西至鄭州、陳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大名、磁州;東抵濟甯、兖州。

  特别在魯西南,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衆熟知的大戲,本文開頭說的“四大扇、兩杆号,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觀衆流傳的農諺。原來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铙和大钹,直徑有一尺多長,群衆叫它“四大扇”,“兩杆号”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号”。觀衆對平調的主演、名角也頗熟悉。

  比如早年藝名傳鬥的花旦演員陳貴欣、藝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員沈金貴、藝名麻年兒的紅臉演員姬天榮等,觀衆提起來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員中,人稱“花臉五”的張全臣,演活了《滾鼓山》中的張飛。曾受戲劇家田漢推崇的“花臉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譽,1959年曾向毛、周、賀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演出。

  新中國誕生的幾十年中,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員。第二代來說有着名的平調表演藝術家郭盛高,濮陽市南樂縣人,着名大平調演員翟德貴得意門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後,調入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銷,菏澤、聊城、湖西三行政專區劃給山東,一九六三年三月東明劃給山東,郭盛高任東明大平調劇團團長,專攻紅臉這一行。他的得意門生何西良當屬第三代優秀演員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