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戲劇文化中,每一個劇種都需要有伴奏,用各種樂器形成适合戲曲的戲本内容,這樣才能構成完美的戲劇舞台。不過,華陰老腔的音樂,伴奏不用唢呐,獨設檀闆的拍闆節奏,構成他們自己的的獨特方式。他們從來都不用唢呐“鑼鼓喧嚣”,隻要有他們特有的方式,這部戲曲肯定是優秀的。
華陰老腔的獨特方式:
華陰老腔的伴奏音樂不用唢呐,獨設檀闆的拍闆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曆史和文化價值。
演出開始前,隻見十幾個條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着對襟短打的農民,扛着各種樂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兩人直接坐在地上,左邊的手持胡琴,右邊的則負責“打擊樂”——自制的梆子和鐘鈴。中間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張喜民。他懷抱着的月琴有着獨一無二的六角形。據悉,隻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驚喜的是演出開始後,從後排有位60多歲的精幹老人張四季一手拿着木塊,一手提着條凳就走到台前來,忽而讓條凳四腳着地,忽而兩腿着地——變換着姿勢用棗木塊敲打條凳的不同位置,發出節奏鮮明、聲音清脆的巨響。他掄圓了胳膊,力道十足。據該團導演黨安華說,敲木頭的大爺平常還在家種20畝的地。按老腔傳統,是敲擊黃河岸邊的船槳,但是為了适應現在的舞台需要,改棗木塊與條凳為“樂器”,是為整個團體助威。此外,還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誕生于黃河、渭河、洛河交界處的老腔,盛行于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以三國故事為主要題材,因而又稱“英雄戲”“好漢戲”,而現在,又因為時代的變遷,加入了一些新劇本。舞台上的農民演員,個個精神抖擻,甚而殺氣騰騰。在全場近1小時的表演中,每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氣神,以像秦腔那樣幾乎扯破嗓子般的力氣高歌,以讓對面山頭的人都能看見自己的舞動。
故而雖然僅是一位歌手、幾把琴和幾件打擊樂,卻讓最後一排的觀衆每分鐘都覺得震耳欲聾、氣勢逼人。黨安華說,他當初把老腔推向舞台的原因,就是被其中生命力的部分感動。在這些平時種地的農民身上,絲毫看不到職業演員的“演”戲感。
這股氣勢甚至“吓”跑了個别坐在喇叭前的觀衆,他們趁着暗場匆匆離開位子。但是,演出結束後,這一氣氛顯然感染了剩餘的九成觀衆。他們的掌聲仿佛是像給帕瓦羅蒂那樣,經久不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