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戲,安徽省四大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好。有了泗州戲的代表作和優秀的泗州戲名伶。但是,泗州戲的發展也在現在受到了冷遇,急需政府加以支持。今天,要介紹的是泗州戲的曆史分布和地域変化,相信這也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泗州戲文化。
泗州戲是安徽省四大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它與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血緣關系。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并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衆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
不過,關于泗州戲的來源卻說法不一,許多人認為它發源于蘇北海州一帶,原是當地農民以"獵戶腔"和"太平歌"等民間曲調即興演唱的小戲,後傳入泗州并吸收當地民間演唱藝術,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戲。1920年前後,泗州戲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開始進入城市。
早期的泗州戲,是一種近似說唱的簡單戲劇形式。它從一人敲闆演唱“小篇子”(簡單的生活小故事),一人用柳葉琴伴奏的“唱門子”(沿門賣唱),逐漸發展為“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小戲班。他們以柳葉琴(亦稱土琵琶)、梆子、小鑼伴奏,并加人聲幫腔,但仍十分簡陋,隻能在農村“跑坡”唱“地攤子”。後來出現女演員,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發展。
直到1920年前後,才有固定的班社正式登台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在城市舞台流動演出。現有8個專業劇團。由于泗州戲具有活潑、動聽、通俗和鄉土氣息濃郁等特點,在淮北、淮南及江蘇北部一些地區極為盛行,業餘劇團遍布城鎮和農村。
泗州戲與流傳于江蘇省徐州一帶的柳琴戲以及海州、魯南的淮海戲是同屬于一個劇種--"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戲和淮海戲屬"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戲是"拉魂腔"的南派。該劇起源于江蘇海州,發展、成熟于泗州,故名。
據傳,在清乾隆(1736--1795)年間,江蘇省海州一帶,有邱、葛、張三位老農愛好民間音樂,他們在勞動休息時,常編山歌企盼太平豐年,山歌有兩種,一種稱為太平調,一種成為獵戶腔。後經收集整理,不斷豐富,就編出了具有簡單人物故事的"小篇子"進行演唱,由于唱腔優美,聽者不思飲食,趕場聽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譽為"拉魂腔"。後因連年災荒,張姓在海州一帶串門賣唱,發展為淮海戲;葛姓流浪于蘇北、魯南一帶,發展為柳琴戲;而邱姓則在泗州一帶傳藝賣唱,由于是"串門賣唱",民間又稱"拉魂腔"為"走股子",因為是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稱泗州戲。
因此可以看出,泗州戲早期以局部發展為主,主要流行于安徽淮河兩岸,限制在本地。在後來的時間中才慢慢發生了地域變化,在淮北、淮南及江蘇北部一些地區極為盛行,業餘劇團遍布城鎮和農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