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7 17:06:08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1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2

大家好,我是千媽。

前幾天我們聊了朗讀對孩子語文學習的幫助,還分享了适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朗讀文本,很多媽媽表示認同,但也有讀者略感遺憾,開玩笑說:

“千媽,還以為你要給什麼語文秘籍呢,結果就講朗讀這麼平常的事兒。”

我心想語文最大的秘籍不就兩個字嘛:讀和寫。而朗讀就是“讀”裡面最最基礎的,地基看似不起眼,卻是萬丈高樓的前提呐。

而且我一直覺着,“常”這個字做好并不容易,普通人能堅持把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了。像朗讀這樣的平常小事,能堅持做好的爸媽也并不多,但真做好了,對孩子“詞彙量和語感”的提升卻是看得見的,語文這座高樓大廈也就有了基石。

所以這個周末,我又做了次盤整,把朗讀界的經典巨著《朗讀手冊》裡“關于朗讀家長的常見問題”以及“朗讀的要領與禁忌”和自己的體會結合,梳理出了一份類似小貼士樣的文章。

對于“想從朗讀這件小事做起,為孩子語文學習打好基礎”的媽媽來說,應該蠻有借鑒價值。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3

關于朗讀,家長的常見問題some questions

Q: 規定朗讀時間,會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嗎?

A: 這好像是很多家長都曾疑惑過的問題。有意思的是,如果你詢問有疑惑的家長:是否規定過孩子必須整理房間或刷牙?答案卻是肯定的。

我們不想規定孩子讀書,是因為唯恐這樣會使孩子心生反感,讨厭讀書,最後索性不看書了。

真是這樣嗎?小時候孩子被規定整理房間或刷牙---他們長大後會停止做這些事嗎?不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認為規定朗讀時間會扼殺孩子對書本的興趣呢?

幾乎所有孩子都會按規定上學,所有大人也都按規定遵守行車限速,但很少有人會因為這些規定而心生厭惡,規定隻要基于正确的事,就不必太焦慮。而規定朗讀時間,又不因此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隻需留意三點就好:

1、大人做好榜樣,一起朗讀效果更好;

2、讓孩子挑些自己想讀的書,即使那些書達不到你的高标準;

3、剛開始設定時間盡量短一些。

Q: 感覺每天大人孩子節奏都很緊張,沒有時間朗讀怎麼辦?

A: 如今人們過得好像一天的時間從24小時壓縮到18小時一樣。是的,我們都很忙,但是如果時間真的不夠用,那麼商場早就空了,電視劇抖音也不會存在,各種遊戲公司也早已破産。

《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16歲時,在班上負責美術工作,約瑟夫修女請他周末的時候給公告牌畫點東西。但是到了周一,公告牌上什麼也沒有,他的理由是自己實在沒有時間。修女表情嚴肅,但很平靜地說:“沒關系,但是請你明白,即使最忙的人也會為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擠出時間。”

這句話切中要害,關于時間是否夠用的問題,真實答案是“價值排序”,當你意識到朗讀對孩子有多重要,你會抽出時間去做的,哪怕10分鐘,甚至5分鐘。

Q: 朗讀是父母給孩子讀還是孩子自己讀?

A: 不論是父母給孩子讀,還是孩子自己讀出聲,還是父母和孩子一人讀一段,都是朗讀。一般來說,孩子識字不多時,主要是父母朗讀,待孩子識字量足夠多,就可以玩朗讀接龍的遊戲,也可以引導他/她自己讀。

Q: 孩子已經會自主默讀了,這時候還需要朗讀嗎?

A: 朗讀有很多目的,其中一個就是激發孩子為了愉悅而自主閱讀。但是,自主默讀和朗讀并不矛盾,我們可以兼顧,而且也應該兼顧。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積極的聽衆,不過絕大部分孩子會慢慢習慣聽人朗讀。另外有一些早慧的孩子,對父母朗讀的節奏(朗讀比默讀節奏慢)表現缺乏耐心,因而更喜歡自主默讀,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隻需要适當減少朗讀時間和引導孩子自主朗讀,而不是放棄朗讀。

Q: 孩子多大時,我就該停止給他/她朗讀?

A: 很多媽媽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堅持朗讀,但随着孩子年齡增長,自己認識很多字了,媽媽們會覺得再給孩子讀故事好像有點奇怪。

實際上,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把朗讀描述為“孩子中學畢業之前都應該保持的一種習慣”,也就是說,隻要孩子自己不排斥,中學畢業前,你都可以給他朗讀。

閱讀委員會讓家長效仿麥當勞最成功的市場策略。這個快餐連鎖企業幾乎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曆史,但它從未削減過廣告預算,麥當勞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

麥當勞的營銷人員從來不會有這樣的念頭:“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麥當勞,他們應該自動上門,所以我們不必再在廣告上花大錢了。”

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我們就像在為閱讀的樂趣做廣告,所以,為什麼要“削減預算”,而不是“增加預算”呢?

Q: 當我朗讀時,孩子是否應該看着書裡内容?

A: 沒有必要一直這樣。一些老師會建議孩子通過自己逐字逐句朗讀,以此改善讀書漏字跳行的狀況。這種時候,孩子肯定需要看着書中内容朗讀。但如果是父母朗讀,孩子則不必要一直看着書中内容。

Q: 有聲書也算朗讀嗎?

A: 這個問題,《朗讀手冊》的作者,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的回答我很認同:“不應該用有聲書徹底取代有能力為孩子朗讀的父母,但如果是作為朗讀補充材料,或提供給那些父母不方便朗讀的孩子們使用,那麼有聲書是非常不錯的!”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4

朗讀的一些要領some ways

關于讀什麼:

給剛出生到學步期的孩子朗讀最好是韻律感強、有重複句式的書,比如童謠繪本。随着孩子成長,再逐漸增加有情節發展的章節書。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也幫大家梳理出了孩子三個階段的朗讀文本。

• 4歲前,讀童謠和繪本最佳;

• 4~6歲,要從語言的韻律、重複往語言的凝練、思想性過渡,這時候非常建議讀兒童詩,而且兒童詩對孩子寫作啟蒙也很有幫助,關于兒童詩的詳細解讀,想了解的家長可重溫《無意間點燃孩子寫作熱情,給我驚喜的書,忍不住也分享給你》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5

• 6歲 ,開始讀章節書,以經典名家作品為主。

除了單本作品,我們家現在用的朗讀文本就是親近母語的《新母語》,每本都有“名家”單元,收錄了很多作家的代表作品,同時結構上也契合大語文方向,除了文學,還有非虛構闆塊,科普曆史哲學等,非常多元。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6

▲《新母語》

關于怎麼讀:

❶ 朗讀前——

一定要記得提一下書名、作者和圖畫作者---不論你讀過這本書多少次。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孩子熟悉了書的創作者,以後遇到這位創作者的其它書籍,他就會關聯起來做思考,發現作者的寫作風格。

比如,之前我給大家分享過特别适合精讀的李歐·李奧尼作品。(想更多了解的爸媽可戳《偷笑!自打入了他的書,娃精讀完全不費媽》)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7

▲ 圖源:網絡

每次給千尋讀他的書,我都會講出作者名字,後來有一次她跟我說:

“媽媽,我發現李奧尼爺爺寫的很多故事都是講‘做自己’的~”

我當時好開心的,因為她竟然找到了李奧尼作品的共性,“自我探讨”的确是李奧尼自始自終都關注的主題。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思考鑒賞能力啊,不但不要小看,還要努力提供機會。:)

❷ 朗讀中——

為了保證孩子專注參與其中,我們可以在朗讀中用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

• 請孩子幫忙翻頁;

• 朗讀可預測情節發展的章節書時,偶爾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自己說出關鍵的内容,或者問孩子:

“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朗讀時伴以豐富的表情,如果可能,還可以根據人物對話調整改變聲調。根據故事情節調整語速,讀到懸念處,記得慢下來,降低聲音,也可以讓孩子全神貫注;

• 有條件的話,可以根據書的内容加入一些立體的活動,這會讓孩子對朗讀的興趣更濃。比如,在讀羅伯特的《小塞爾采藍莓》時,我準備了藍莓在朗讀後和千尋分享,而千尋的語文老師在朗讀完《畫楊桃》這篇課文後,給孩子們分享了真實的楊桃;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8

▲ 圖源:網絡

• 如果讀章節書,可以盡量在懸念處結束,讓孩子意猶未盡,眼巴巴盼着下一次朗讀;

• 如果孩子在朗讀中提出問題,記得帶他一起查資料,找尋答案。這可以擴展孩子的知識面,并培養孩子遇到問題多思考查證的好習慣。

❸ 朗讀後——

在朗讀完一個故事後,記得抽出些時間與孩子讨論。

一本書可以引發思考、點燃希望、引起恐懼、帶來發現,讓孩子表達出來。但不要把讨論變成随堂測驗,也切不可盤問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關于讨論具體怎麼做,我之前專門寫文章分享過,裡面有非常詳盡而實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孩子“精讀”效果不好?2個雷區要避開,3個竅門要記好!》

讨論結束後,如果你和孩子還有些能力、精力上的冗餘,可以做簡單的讀後記錄,讓孩子知道自己讀過哪些書,這些書曾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感受。讀後記錄卡的免費模闆我也分享過,錯過的寶媽可重溫:《如何做閱讀記錄》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9

朗讀的一些禁忌some mistakes

選擇朗讀文本的禁忌:

• 不要認為每一本朗讀的書必須與課程有關,不要将文學局限在狹窄的課程範圍内;

• 選朗讀文本時,要考慮到孩子的智力、社交與情感狀況,永遠别讀超過孩子情感接受的書;

• 在選擇朗讀文本時,留意避免對話太冗長的書。因為這種書朗讀起來有困難,聆聽也不容易。冗長的對話更适合默讀,讀者看到引導,就知道這是新的聲音,是另一個人在說話,但聽衆很難辨别;

• 不要選擇很多孩子在電視上看過或音頻中聽過的書,一旦知道了故事情節,孩子的興趣就消失了。不過你可以讀完書後帶孩子觀看改編的電影,比如之前我分享過的《綠山牆的安妮》、《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都有改編電影,可以在朗讀完後與孩子觀看。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10

▲ 電影截圖

朗讀中的禁忌:

朗讀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讀得太快。一定要記得,慢慢念才能讓孩子将聽到的内容在腦海中勾勒出圖像,為思考留下空間。

而且,很多經典作品都是需要慢慢讀才能漸入佳境。:)

讀太快和我們的精神狀态有很大關系,如果你還沒有足夠的情緒準備,不要開始朗讀。

比如,當你感到白天工作很累,整個人還處于焦慮狀态,這時候你需要做的,就不是強迫自己給孩子朗讀,而是應該先休息一會。

也不要因為時長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每天專注而熱情地朗讀5分鐘,都比強打精神痛苦地讀半小時好很多。

EASTWEST

最後我想說說,爸爸在朗讀中的作用

吉姆·崔利斯特意将其作為一個完整章節講述,并命名為“父親必讀”,可見父親在閱讀中缺位不是我們國家獨有,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是個普遍現象。

真的很奇怪,在任何教育層次的人群中你都能找到“不願意閱讀的父親”,崔利斯和他的團隊把貧困家庭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家庭進行比較,就發現兩組家庭中,父親為孩子朗讀的時間都僅占到15%,母親為76%,其他成員為9%。

家有女孩的爸爸可能在閱讀方面的表現稍微好點,家有男孩的爸爸們則甯可帶兒子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也不願意帶兒子上圖書館,就好像陪孩子讀書這種事天然與男性的雄性激素相沖突。

然而大部分父親未曾察覺,世界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就如托馬斯·弗裡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描述的,互聯網讓全球生産體系變得“扁平化”,對男性來說曾經最重要是他們能用雙手從土地中收獲什麼,而現在是用頭腦創造什麼。

而進一步調查顯示,有父親朗讀的男孩,學業成績明顯提高,如果父親休閑時閱讀,兒子們會有充足的閱讀,不論思考還是創造力都發育得更好。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父親,而且從來都不是個閱讀者,那麼請為了下一代改變自己,你可以從繪本開始,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過渡到小說,和孩子并排坐在一起,朗讀給他們聽。你可以将給孩子朗讀看作另一種形式的運動訓練,隻是這種運動方式允許相互依偎而已。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記得轉發這篇文章給你的“戰友”,讓他與你一同為孩子做出努力。

當你們為孩子朗讀時,同樣也獲得了第二次機會去閱讀和欣賞自己童年時代錯過的書。你也許會在這個過程中遇見過往的自己,而且,朗讀時那種心靈碰撞交流的獨特感受,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會永遠銘記。:)

參考文獻:《朗讀手冊》(全3冊)

封面圖片:亨利·馬丁《牧歌》

朗讀技巧和發聲方法兒童(對孩子語文幫助很大的朗讀)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