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呂劇文化了解:呂劇的角色行當介紹

呂劇文化了解:呂劇的角色行當介紹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30 11:57:40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受到了其它地方劇種的影響,使得其表演藝術變得更加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呂劇文化中一起去了解它的角色行當吧。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

  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醜等角色的分工,但并無嚴格的行當區分。藝人們将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

  呂劇傳統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于受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角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諸行

  小生多扮演劇中年輕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唱腔講究情緒變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當》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漢喜等人物;

  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須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袍帶、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楊六郎、《玉清樓》中的宋江;

  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帥》中的楊文廣等;

  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武旦、老旦等類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并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李榮花、《井台會》中的藍瑞蓮等;

  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

  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台詞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後娘等;

  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陶三春、《打焦贊》中的楊排風等;

  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帥》中的佘太君等。

  淨行:

  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後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武花臉表演。

  醜行:

  包括小醜、老醜、武醜

  小醜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醜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诙諧、刁鑽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

  老醜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醜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并不多見,隻是後來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