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 幾月幾号時間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 幾月幾号時間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14 09:59:44

  傣族的潑水節是一個充滿美好寓意的節日,在這一天,大家會一起參與許多風俗活動來傳播歡樂與祝福,浴佛、丢包、跳舞、潑水等等項目都是潑水節的展現方式,現在就讓我們跟着民族文化一起來看看潑水節的風采吧。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

  潑水節“浴佛”

  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潑水節“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

  折疊潑水節“丢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丢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着花傘,提着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丢花包。

  折疊潑水節“賽龍舟”

  賽龍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着節日盛裝的群衆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折疊象腳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孔雀舞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象腳舞熱情、穩健、潇灑。舞者圍成圓圈,合着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狂放不拘,連續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折疊放高升和孔明燈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保留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種煙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産生強勁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

  傣族潑水節時間是幾月幾号

  傣族潑水節一般在傣曆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一般在公曆4月13日至15日,節日持續3—4天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