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戲,大家可能都看過。但是對于很多人還是對花鼓戲文化特别的陌生,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不會去關注這類的戲劇。但還有些人會關注着這方面的内容。下面就随小編一起看看湖南花鼓戲的來源吧。
花鼓戲的簡介:
湖南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作為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于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嶽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
音樂主要是以極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鑼鼓等民族樂器作伴奏。曲調活潑輕快,旋律流暢明快。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衆所喜愛。花鼓戲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湖南花鼓戲的起源:
源出于漢族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陽縣志》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醜旦劇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
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莺、柳莺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醜、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漢族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
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裡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了。
早期的花鼓戲,隻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甯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采取随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出戲。
過去,由于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分别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全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藝術學院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湖南花鼓戲曲調的發展,是采用當地山歌、民歌、哼歌為素材,發展成為幾個基本曲調應用于有簡單情節的的戲劇之中,後由于戲劇情節的複雜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達的要求,原始曲調變成了有各種不同節奏的、能表現各種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聲或女聲演唱的曲牌。
從音樂發展的角度說,前輩花鼓戲藝人(民間作曲家),根據戲劇内容的需要,運用“一曲多變”的規律,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曲調。并且相傳了一套曲調發展的手法,他們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概括:如“變手法”、“改尾巴”、“換骨頭”、“翻上去”、“落下來”、“把闆眼扯爛或擠攏”等,實際上就是通過轉調、變調、改變調式、音程移位、節奏擴展或者壓縮等手法,來創造、豐富了花鼓戲曲調。
所謂“變手法”,是轉調與變奏的結合。“改尾巴”、“換骨頭”是改變調式和骨幹音。“翻上去”、“落下來”是音程上下移位。“把闆眼扯爛或擠攏”就是節奏擴展或壓縮。同時,他們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間音樂和其它劇種的音樂,為後代留下了寶貴财富。
湖南花鼓戲的傳統曲目:
各地湖南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産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裡灣》等不少現代戲。而《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制成影片。
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湖南花鼓戲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編了許多傳統劇目,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有《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等。
【結束語】湖南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衆所喜愛。花鼓戲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