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5 11:27:28

在古典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中,蒲松齡塑造了數百位性格迥異、才情相貌各有千秋的女子。若是單從文學創作和美學的角度來看,她們幾乎集合了人們對古代女性的所有夢幻和理想。

比如說即使再落魄的書生,也總會遇到能改變他命運的那個她。

這種能帶給人無限藝術遐想的故事,不僅特别打動人心,還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的一些觀念和行為。就像《聊齋志異》中的《連城》,在讀完這個故事後,我們也就明白了什麼叫做“至情”。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1

  • 情因相知起,相逢當一笑

話說晉甯人喬年,為人心胸坦蕩極重義氣。他的好友顧生因意外而故去後,喬年就經常照顧他的家人。當地縣令因為喬年的文章寫得好,對他很是器重。在縣令終于任上,家室滞留晉甯無法返回故鄉時,喬年就變賣家産,不辭辛苦地往返兩千餘裡送她們回去。

是以當時的文人們很尊重喬年,但他也因此而更為貧窮了。

當時,有一個姓史的舉人有個女兒叫作連城,不僅知書達禮,且精于刺繡。有一次,史舉人拿出一副連城繡的“倦繡圖”,讓當地的青年才俊們就圖題詩,意在以此舉選個有才學的好女婿。

喬年當時獻詩一首,詩曰:

“慵鬟高鬓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

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蛾眉。”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2

喬年的這首詩既重意境,又暗喻繡圖的女子是位美人,不僅如此,喬年還另作一首詩來稱贊這幅繡圖的針線極為精巧,上面的花鳥仿若天成。

而連城在見到這兩首詩後,心裡非常喜歡,就對父親史舉人連連誇獎和稱贊喬年的才華。隻是史舉人嫌棄喬年家貧,不想找他這麼個女婿。

當時的人們對于男女的婚嫁,觀念上大多講究門當戶對,是以史舉人此舉倒也無可厚非。隻不過連城卻逢人就誇贊喬年,又遣老媪假借父親的名義,贈給喬年一些銀兩,以助其讀書所用。

見此,喬年非常感慨地說道:“連城,我知己也!”

這正是情以知己而起,一往而深,喬年對于連城的感情,用原文的話來說就是:

傾杯結想,如饑似啖。

不久後,史舉人将連城許配給鹽商之子王化成,而喬年在聽聞消息後内心裡雖然感到絕望,卻又魂牽夢繞,無時無刻地念想着連城。

不長時間後,連城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恰好有一位來自西域的僧人,自稱能治好連城的病,但需要男子膺肉一錢,用以配藥。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3

史舉人就派人去王家告知這一消息,可不曾想王化成聞言後竟笑着說:

“癡老翁,欲我剜心頭肉也!”

這世上做父親的自然是疼愛自己孩子的,史舉人也不例外,他見準女婿王化成笑話他所言太癡,不肯割肉以合藥,就放出消息說誰若是能相救女兒連城,就把連城許配給他。

喬年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就連忙趕到史家,然後:

自出白刃,刲膺授僧。

以至于喬年血染袍服,還是那位僧人給他敷上藥才止住了血。

僧人得喬年相助,制成三顆藥丸,而連城服下後,身體就此痊愈。至此,史舉人就想履行諾言,将連城嫁給喬年。

但因史家和王家有婚約在先,史舉人就提前将這個決定告訴了王家,不料想,王化成聞言大怒,準備訴諸公堂,狀告史家悔婚。

史舉人心下害怕,于是就設筵招待喬年,并以千金列于案幾之上,對喬年說:“我辜負了你的恩德,就用這些錢來報答你吧。”

史舉人在告訴喬年他背棄諾言的緣由後,喬年怫然色變,很生氣的說:“我之所以不吝惜心頭肉,不過是為了報答知己罷了,難道我是賣肉的嗎?”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4

說完,喬年拂袖而去。

而連城在聽說父親的作為後,心裡很是不忍,就托老媪去勸慰喬年,說道:

以彼才華,當久不落。天下何患無佳人?

又說自己常夢到不好的事情,恐怕三年後就得身故,讓喬年不必跟别人争她這個泉下之人了。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喬年就告訴老媪,他報答連城乃是出自于“知己”,并不是因為她長得漂亮。誠恐連城未必知道他的本心,如果連城真的知道,就是做不成夫妻又有何妨呢?

那老媪連忙替連城表白了她的一片真情,喬年聽完後說道:

“果爾,相逢時,當為我一笑,無憾矣!”

數日後,喬年外出,又正好遇到連城從她叔叔家回來,道旁兩人相逢,彼此注目相對,隻見連城秋波轉顧,微微地啟齒,嫣然一笑。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5

  • 情深深幾許,兩世不能隔

連城以一笑而報答喬年,喬年則心下大喜,說連城真是他的知心人。

可過了不久,王家就來史舉人家裡商議連城的婚期,連城在聽說這個消息後舊病又起,數月後身故而去。而喬年則前來吊唁,痛哭一場後,亦當場故去,史家隻得将喬年擡回喬家。

被擡回家的喬年,知道自己當前的處境後,倒也不感到難過,一個人出了村子,隻盼望着還能再見一見連城。

可他遙遙望見有條南北大路,路上行人像螞蟻一般擁擠,他不知怎地也走了過去,混雜在人群之中。

不一會,喬年走進一座衙門,在裡面正巧碰上了他過去的好友顧生。兩人一見面,顧生就很驚訝地問道:“你怎麼來了?”

說着就拉着喬年的手,要送他回去。

喬年則長歎一聲,說自己還有心事未了。顧生就說他在這裡掌管典籍,很受上司器重,有什麼用得着他的地方,他一定盡力。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6

《聊齋》劇照

喬年就向他打聽連城的消息,顧生便領着他到處尋找,最終見到連城和一名白衣女子待在一起。但見兩女淚眼婆娑地坐在一條走廊的角落裡。

連城一見喬年,連忙站起身來似乎十分的歡喜,她問喬年你怎麼也來了。而喬年則說道:“你不在了,我又怎麼敢偷生于世上!”

連城一聽,就哭泣着說:

“如此負義人,尚不吐棄之,身殉何為?然已不能許君今生,願矢來世耳。”

連城的意思大緻是說她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你還不唾棄我,又何必這樣了?我今生今世不能跟你在一起,來生我一定嫁給你。

喬年聞言,回過頭去跟顧生說你有事就去忙吧,我感覺現在很快樂,還請麻煩你查一下連城将托生在何處,我好跟着她一起去。

顧生答應後就離開了,而一旁的白衣女子就問連城來人是誰?

連城就跟她講述了之前的往事,白衣女子在聽完後,也壓不住心中的悲傷,很是感慨。

連城告訴喬年說,這姑娘與我同姓,小名叫作賓娘,是長沙太守的女兒。我們一路同來,互生憐愛。

喬年一看,隻見賓娘哀傷凄婉的樣子十分惹人憐愛,正欲細問,恰好顧生返回,向喬年道喜說:

“我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從君返回,好否?”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7

兩人一聽,有如此好事,正喜不自禁打算告别時,一旁的賓娘則大聲哭泣着說姐姐你回去了,我怎麼辦了?懇求你可憐可憐救救我,我為你做仆人也願意。

連城聞言心下不忍,卻又沒有辦法,隻得望向喬年,而喬年也隻得哀求顧生再想想辦法。顧生為難着說他辦不到,喬年卻執意懇求。

顧生無奈說道:“我胡亂試試看吧。”

大約一頓飯的功夫後,顧生回來搖手說這件事他實在是無能為力。賓娘在聽說後,哀哀地哭泣着,依附在連城胳膊下極為不舍,生怕她馬上就走了。

衆人一看賓娘那哀傷凄苦的樣子,心裡頗為酸楚。顧生見狀,奮然說你們帶賓娘一起走吧,真有罪責,我一個人豁出去承受了。

  • 好事雖多磨,終成眷屬矣

連城三人承蒙顧生關照,從冥府脫身而出。

路上,喬年擔心賓娘回去的路途太遠又無人陪伴,而賓娘就說我想跟你們走,不願回去了。喬年說你太傻了,不回去,又怎能複生了?改天我們到了湖南,你不躲着我們不見,就是好事了。

趕巧,正好有兩老媪準備去長沙,喬年就将賓娘托付給她們,然後灑淚而别。

在回去的路上,連城行走不動,走不到一裡路就得停下來歇息,大概歇了十幾次後,兩人終于看見村莊的大門。

這時候連城就說:

“重生後,懼有反覆,請索妾骸 骨來,妾以君家生,當無悔也。”

喬年在答應後,兩人一起回到喬家,可連城又好像在擔心害怕什麼,不再走動。喬年隻好停下來等她,見此,連城說:

“我走到這裡,禁不住渾身發抖,心裡頗為不安,真擔心我們的心願不能實現。我們還得再想想辦法,不然到時候又會是身不由己了。”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8

兩人相互攙扶着走進廂房中後,一時間默然無語,連城突然笑着說:“君憎妾耶?”

喬年吃驚地問她這是什麼意思?連城則害羞着說:

“恐事不諧,重負君矣。請先以身報也。”

喬年聞言大喜,随後兩人極盡歡樂,數日裡都待在廂房之中。

三天後,連城對喬年說:“諺語有雲:‘醜婦終須見姑嫜’,我們就這樣待着也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催促喬年趕緊還生。

喬年在複生後,家裡人雖大為驚異,但仍給他喝了些湯水。喬年就請人跟史舉人說,自己能讓連城複生。

史舉人自是大喜,就聽從了喬年的安排,隻見連城剛被擡進喬年家,果然醒轉了過來。此時,連城就對父親說:

“兒已委身喬郎矣,更無歸理。如有變動,但仍一死!”

史舉人這次倒是沒反對,回家後派去婢女給連城使喚。可王化成在聽聞消息後,就将史舉人訴之公堂,縣官因得其賄,故而将連城判給了王家。

至此,喬年雖憤懑不堪,卻又沒任何辦法。而連城來到王家後,則以絕食明志,又趁機懸帶于梁上。雖被人救下,可眼看着身體越來越差,就像要故去一樣。

王化成終于害怕了,隻好将連城送回了娘家。而史舉人又把連城擡到了喬家,王化成知道後也無可奈何,隻得作罷。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9

連城和喬年的事情雖然幾經周折,但好在有情人終成眷屬。

連城病好後經常想念賓娘,幾次想派人送信探望,但皆因路途遙遠而不得行。

可有一天,家裡人進來說門前來了輛馬車,喬年夫婦倆忙出門去看,卻是賓娘已經在院子裡了。

三人相見,悲喜交加。

原來賓娘回去後始終不忘記喬年的恩情,立誓不嫁他人,史太守親自将女兒送來了喬家。

談及事由,喬年則拜謝不已。

結語:

對于《連城》這個故事,蒲松齡在故事末尾評價道:嫣然一笑地相知,于是就以身相許,世上有人會說他癡,可那田橫五百壯士難道都是愚夫嗎?這是因為“知遇”的稀奇和珍貴啊,所以賢人豪傑感恩戴德而不能自已。

但我認為,喬年和連城的感情不能單以他們的“相知”來看。

聊齋志異含義以及講了什麼(讀完連城這個故事)10

在細細讀完《連城》後,就會發覺連城和喬年的感情,雖然是因他們的“相知”而起,但他們若不是互相愛慕對方到了骨子裡,他們又何必生死相随了?

故而,在我看來,他們的這種感情就像是湯顯祖在《牡丹亭》的題詞中所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喬年和連城,當為世間的“情之至者”。

更為重要的是,連城敢于打破封建禮教的陋習,大膽的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這就讓人覺得,連城是一位奇女子。

盡管從湯顯祖提出的“至情論”來看,世間恐怕并沒有“情之至者”,畢竟現實中絕無這種超脫自然的形态。

但也正如他所說:“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是以讀完《連城》這個故事,不僅讓人明白了什麼叫作“至情”,也讓人明白了,“至情”雖無所依傍,卻又并非一處不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