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己是難得,有愛人是難求,風雨時,才能見真情。平淡中,才能見真心。不相對,已然在心,不訴情,已然懂得。真誠見真心,真心見真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大平調文化看看大平調傳統曲目有多少吧!
可能感興趣》》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傳統曲目
大平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劇目,具統計約有600餘出,現保留下來的隻有200餘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180餘個,其内容大多取材于《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浒傳》、《隋唐演義》、《楊家将》、《說嶽全傳》、《包公案》、《大紅袍》等曆史古典小說,角色多以生(紅臉)、淨(黑臉)的“袍帶戲”為主,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
以生角為主的戲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晉陽關》、《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等。以淨為主角的戲有《戰洛陽》、《秦香蓮》、《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等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它的唱腔發聲一般都用真嗓,唯慢闆、拐頭釘等闆式的起闆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也叫嘔腔)。
表演粗犷、豪放、剛勁、有力,精中見細,剛中有柔,是深受群衆喜愛的地方劇種。國家一級演員郭盛高的表演潇灑大方、生動逼真,他在《百花亭》、《收姜維》、《反徐州》等劇目中塑造的藝術形象,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菏澤地區家喻戶曉的着名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成立了九個民間專業劇團,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山海關》、《趙匡胤下河東》、《白玉杯》、《陰陽扇》、《對金抓》、《王莽篡朝》、《鍘趙王》、《大登殿》、《收姜維》、《收岑彭》、《雞爪山搬兵》、《下高平》、《鍘美案》、《反徐州》等三十餘本。
菏澤市的大平調專業劇團有兩個:牡丹區大平調劇團和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他們創作并演出的許多劇目在全國和省地戲曲會演中,大部分獲得獎勵。河南滑縣大平調劇團、濮陽大平調劇團先後到北京演出了傳統劇目《海瑞搜宮》、《三搜太白府》、和新編古代戲《包公碑》。其獨特的粗犷表演藝術,曾受到首都觀衆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