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之一的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後來人們認為他明哲保身,以及功成不居的作風,便修此廟奉祠。本期漢中文化将為你介紹張良廟。
漢張留侯祠(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坐落于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裡,北鄰鳳州76公裡,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裡處的廟台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批準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張良廟又叫留侯祠,是陝西省第一批核定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留壩縣西北17公裡處的廟台子。廟台子是山中的一片小谷地,北倚紫關嶺,西北靠紫柏山。廟的前後各有兩條小河,并在廟東南500米處彙成紫柏河。
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霭缭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成環抱之态,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裡蒼松紫柏挺拔蒼翠,大有護法衛道之像。二水輕流低吟,如琴鳴曲;鳥語清脆,空谷傳音;再加以廟宇玲珑,樓台叠現,常使風塵仆仆的遊客,如去雲霧飄渺,變幻無常之境,頓生飄飄欲仙,遊身世外之感。張良廟融名勝、古迹、文物、風景于一體,成為陝南着名的遊覽勝地。西漢建國之時正是張良隐退之時。他隻管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麓,日與百姓為伍,躬耕田畝;夜與琴書相伴,悟道參禅。馮玉祥将軍,在此留下敬仰張良的楹聯:“收秦關百二山河奇謀獨運,輔漢家統一事業成功不居。”廟大殿中供奉着張良的塑像,道骨仙肌,智慧卓然。
右側:“南花園”的池中有張良“辟谷學仙”的“辟谷亭”。于右任題碑:“送秦一椎,辭漢萬戶”,贊其“隻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風亮節。左側北園建有“洗心池”,清冽一潭,青天白雲映入池底,使遊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浴滌。“北花園”中還有張良拜黃石公為師的“拜師亭”,還有學成自退,返回雲山的“回雲亭”。再經翠竹蔽蔭的曲徑盤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廟中的制高點,人間仙境的“授書樓”,它取黃石公給張良授書之意。淩頂舉目,天地之間,谷幽漳明,神意飄然。
廟内現存摩崖石碑100多塊,木匾50多面,木、石刻對聯30多幅。無數失意官宦和厭世文人紛紛留墨迹托意于此。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之一的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