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1000天是兒童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包括從女性懷孕的胎兒期(280天)到寶寶出生之後的2歲(720天),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不僅能影響嬰兒時期的體格發育和腦發育,也關系到孩子成人後的健康。日前,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與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拜耳公益支持的“健康中國行動 婦幼健康促進行動|‘生命早期1000天’關愛計劃暨9•12無陷寶貝計劃”正式啟動。 “在政策的積極指導和各界大力支持下,‘9•12無陷寶貝計劃’已成功舉辦三年,大衆對出生缺陷及其預防愈發重視。在新的發展階段,除了預防出生缺陷,在今年我們進一步強調提升出生人口素質,從生命早期進行疾病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張建兵表示:“在總結了前三屆的成果和經驗之後,本項目計劃在全國多省市開展系列公益活動,呼籲社會廣泛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從生命起點開啟健康未來’”。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産科主任醫師段濤教授強調:“在孕期以及寶寶出生以後的頭兩年,也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無論是營養、心理,還是外界環境毒物,都會增加寶寶出生之後,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各類慢性疾病的發病率。所以,我們應該從生命早期1000天,科學進行幹預,從而更好保障後代健康。”DOHaD(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理論認為,生命早期1000天處于營養失衡,會對子代造成多種影響。其中,孕期宮内不良環境對子代産生的影響或可連續影響幾代,如成年後易發生高血壓、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近年來,我國母嬰重點人群的營養狀況得到一定改善,但當前仍面臨諸多挑戰。我國育齡期女性普遍缺乏多種微量營養素,孕期進一步拉大缺乏比例,孕婦鈣攝入不足尤為突出。以及現階段嬰幼兒的維生素D和鈣等的攝入量與推薦攝入量也有差距,增加健康風險。 母體營養缺乏(鈣、鐵、多種微量營養素等)不僅可能造成妊娠并發症,而且也會對嬰兒造成近遠期多種影響,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表示:“生命早期1000天是生長發育的關鍵窗口期,這一時期的營養補充至關重要。建議從備孕開始可每天服用含0.8毫克葉酸的複合維生素,至少服用到懷孕後3個月,有條件者可繼續服用含葉酸的複合維生素至哺乳期結束。同時注重鐵、鈣、DHA等多元營養素的聯合補充,滿足自身需要同時保障胎兒的需求。”嬰兒出生後,建議在合理安排均衡飲食之外,科學地補充鈣(如檸檬酸鈣)和維生素D,6個月之後還可在輔食中添加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滿足幼兒發育營養需求。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