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孟婆,是古代神話中傳說中的人物,住在奈何橋的旁邊。奈何橋在中國道教和中國民間神話觀念中是送人轉世投胎的地點,人死後喝了孟婆湯就會失去前世的記憶。本期的神話故事,為你解析。
關于孟婆的來曆,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說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後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無數,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陰魂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回。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裡,頗有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死如雲散”,“一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之類的意味。
二說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回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制孟婆湯,讓參與輪回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于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于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三是孟婆生于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念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隻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隻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并為她造築驅忘台。在這個傳說裡,孟婆其實不是什麼老奶奶一類的人物,是一位絕世美女,孟婆初制孟婆湯的原因是為了忘記自己的過去,孟婆的唯一記憶是給在奈何橋上來來往往的幽魂送上一碗孟婆湯。
孟婆在地府處在什麼位置?
地府源于本土陰曹地府、黃泉、陰間。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把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白(陽)、晝(陰);天分日(陽)、月(陰);在中國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們就認為人分魂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于天,精魄形骸歸于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并将精靈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
黃泉可能是中國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現的陰間地府的概念。後來,漢代出現了道教中的陰曹地府,佛教傳入後受其影響在道教原有的惡曹地獄基礎上發展出了系統的地獄體系,即十八層地獄。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獄,陰間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陰間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間在空間上重合而人無法感知;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地府的監獄和刑場;而一般人死後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間生活一樣,上善之人死後甚至成仙成神榮入天堂。
酆都大帝(酆都北陰大帝)以及五方鬼帝中的其他四鬼帝、閻王(閻羅王)或分立的十殿閻羅等則是冥界的主宰者,後土神(後土皇地祗)泰山神天齊王(東嶽大帝)、地藏王、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這裡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說的三界,雖然佛教擴充了三界為六道但是還是不全面,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草木成精的說法“藤精樹怪”,這個道理也出于道家的陽神可以“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頭,有靈氣的任何物都可以變化成形。并不拘泥于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的理論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